重庆居民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
2025-09-26 10:07:36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周利宏责编:周利宏

  9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医疗保障工作发展成效。会上,市医保局局长邓莉介绍,全市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16项主要指标已全面实现,进一步兜住、兜准、兜牢了民生底线。

  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中有升

  “‘十四五’以来,我市医疗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邓莉介绍,我市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报销比例稳中有升,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职工医保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累计报销72亿元;居民医保产前检查费补助、住院顺产分娩定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200%和50%;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梯次减负效果明显,累计惠及群众2100万人次。

  持续健全生育保险制度,推动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提升统筹基金共济能力,基金累计支出93亿元。持续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行职工医保参保人全覆盖,待遇享受范围拓宽至重度和中度失能人员,为7.6万名失能人员及其家庭减负近12亿元。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重庆已经建成覆盖3200万人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实现了“医疗照护有兜底、生育疾病可报销、住院门诊有保障、大病小恙共担当”的民生承诺。

  门诊特殊疾病保障范围拓宽

  “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丰盈。”邓莉称,我市医保报销药品目录数量从“十三五”末的2709种增加到4339种,过去2.35万元一盒的格列卫等自费药、高价药,通过谈判降价纳入医保报销,普通群众也能负担。

  提升医保药品可及性。建立谈判药品医院、药店“双通道”保障机制,开展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行动,推进电子处方流转,过去只能在医院报销的药品,现在在药店也能报销。

  拓宽门诊特殊疾病保障范围。新增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等29种疾病,总数达53种,并取消就医定点限制,过去只能选2家医院看特病,现在可以到全市所有门诊特殊疾病治疗医疗机构就诊。

  打造生育友好型医保服务。生育津贴实现“申报秒批、直达个账”,“出生即参保”全面推行,医保成为父母送给初生孩子的第一份见面礼。

  药品集采共“减负”295.5亿元

  市医保局副局长吴良和介绍,我市不断深化按病组付费改革,老百姓看病自己负担的费用下降15.6%、每次住院的平均费用下降9.7%、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1.3%。

  此外,我市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改革,在稳住总体价格水平基本盘的前提下,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有升有降,比如在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腾出调价空间后,上调了部分中医类、护理类、诊察类价格,引导医务人员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深化药品耗材集采,集采药品耗材分别达到1228个、66种,累计降低群众负担295.5亿元。

  医保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

  市医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仲姝婕介绍,近5年来,我市以建设“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为目标,积极推动医保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

  打造就医购药“新模式”。我市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医保码、医保电子处方、移动支付等便民服务措施。到今年8月,全市已经有355家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定点医疗机构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参保群众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挂号、结算、缴费等就医全流程,就诊时间平均缩短了近30%。

  推行“一站式”结算“减跑动”。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保、职工大额医疗、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及商保公司推出的“渝快保”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一站式”联网结算,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参保群众无需再拿着一摞票据东奔西跑,报销款由医保信息系统自动清算、即时抵扣,个人只需支付“自己该掏的那部分”,先垫资、后报销的情况成为历史。

  推动便民服务“零距离”。我市聚焦“家门口”服务,依托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11228个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联合银行、邮政等第三方机构共建“医保服务站”,构建起“四级”经办体系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医保服务网络,实现“镇镇有网点、村村有服务”。(记者 李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