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织密乡村平安网 重庆涪陵公安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2025-09-17 16:52:2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在重庆涪陵的广袤乡野间,一场以“防、处、巡”为核心的警务革新正悄然重塑农村治安格局。近年来,涪陵区公安局李渡派出所通过机制重构、科技赋能与多元共治,探索出一条契合农村实际的平安建设路径,让辖区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安全”。

数智赋能织密乡村平安网 重庆涪陵公安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_fororder_mmexport1758094249900

李渡派出所综合指挥室 供图 涪陵区公安局

  面对辖区面积广、警力有限的现实困境,李渡派出所率先打破传统勤务模式,将26名警力精准配置到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4名所领导轮值坐镇指挥中枢,强化警情研判调度;7名社区民警下沉一线,开启“就近处警”待命模式,实现警力投放从“撒胡椒面”向“精准滴灌”转变。这一改革使社区民警日均接触群众时间延长,真正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平安管家”。

  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破题关键。李渡派出所搭建“数字驾驶舱”,整合值班备勤、警情发案等全量数据,依托“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实现“一键派警、一键视巡、一键调阅”的可视化指挥。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对矛盾纠纷实施“红橙黄蓝绿”五色分级管控,今年以来,该所成功化解各类隐患131起,化解率达98.47%。NFC技术的应用更让户政业务实现“一触即办”,连老民警都能熟练操作智能系统。

  社会共治网络的建设让平安防线更加牢固。具体来看,街道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的成立,推动非警务警情分流效率显著提升;359人的网格先期处置队伍经过专业培训,将偏远村社出警响应时间压缩至15分钟;创新推出的“网格先期处警—派出所专业处置—数据实时回流”机制,助力辖区形成“民力无穷”的治理格局。通过党政领导、公安主责、司法配合的多元调解模式,李渡街道实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纠纷不上移”。

  立体化巡防体系构筑起全天候防护网。村民自发组成的“夫妻档”“父子兵”巡逻队穿行于村道小巷,与“步巡、车巡、视频巡”形成互补。加之警用无人机机场的建成,配合“智巡驾驶舱”的机器人模拟巡逻,李渡街道构建起“地面警力+空间卫士+低空鹰眼”的立体防控网络。2025年以来,无人机累计开展空中巡逻270余次,排查风险隐患90余起。

  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从“单打独斗”到“群防群治”,李渡派出所用智慧警务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为农村地区平安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文 代晓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