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2025-07-09 09:42:38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周利宏责编:周利宏

  原标题:今年上半年,全市低空飞行时长19万小时、同比增长109.2%,飞行115.7万架次、同比增长67.3%—— 重庆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重庆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游客乘坐直升机览江城美景。(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

  6月28日,2025第二届重庆低空飞行竞赛季正式启幕;

  6月17日晚,11787架无人机灯光秀表演,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6月16日,京东物流在重庆发布4条无人机常态化低空配送路线;

  4月22日,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建设项目落地梁平;

  ……

  今年以来,重庆低空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势头迅猛。7月8日,来自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委军民融合办的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全市低空飞行时长19万小时、同比增长109.2%,飞行115.7万架次、同比增长67.3%。

  低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典型示范场景的打造。今年6月,市发展改革委举办了首批应用场景清单发布活动,发布机会清单42项、能力清单40项,为各类低空应用场景的落地提供了清晰指引,让更多潜在场景有了转化为现实的路径。

  货运物流领域成果显著。京东、邮政、珐斯通航公司等新开通了8条涵盖血液、快递和急救药品的无人机货运物流航线,为紧急物资配送等场景运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全巡检领域也因低空技术的融入而焕新。重庆交通开投轨道运营公司运用无人机巡检,实现对140公里轨道安全保护区进行全覆盖,不仅效率大幅提升,成本还降低了约30%。

  文旅消费领域亮点频出。今年4月以来,重庆市举行的“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已拉动消费3.5亿元;今年“五一”假期,武隆区正式开通低空观光游览航线,截至目前,直升机载人观光飞行项目起降300余架次,载客1000余人次。

  “四季”低空消费领域培育品牌。今年4月30日,重庆启动第二届低空飞行消费周,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亿元;举办了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青少年无人机竞技盛会——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重庆市赛。目前,市委军民融合办正筹办8月中旬的全国青少年无人机总决赛,预计将吸引超2万名选手来渝参赛、超15万人参与,将带动相关消费20亿元。

  “今年以来,重庆市举行的一系列低空经济活动,正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激发消费活力,呈现出多元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低空制造产业链不断完善

  “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项目落户梁平,这对重庆推动低空制造业做强做大、打造产业链意义重大。”市委军民融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总投资达26亿元,将致力于特种飞行器的研发、生产与制造。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上千架特种飞行器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200亿元。

  据悉,近年来,梁平区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从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生态、建设应用场景、推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该区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去年以来吸引了一批低空制造、低空服务、低空运营领域的企业和项目落户。

  这只是重庆市做强低空制造业,不断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在低空制造业“赛道”上,重庆正加速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具体包括:培育宗申航发、驼航科技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推动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围绕飞行装备、保障装备、服务装备等三大类低空装备,开展产业创新综合体方案制定工作;启动打造“AI+低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布局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

  与此同时,重庆市无人机制造企业正通过创新加快产品落地。

  今年,宗申航发研制的新款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纳入全市首台(套)目录。目前,该公司已经构建起五大航空动力平台,衍生出20余款发动机及螺旋桨产品,全面覆盖轻型通航及无人机动力需求。2024年,宗申航发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动力需求与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开展技术创新,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七成左右。

  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也走在行业前列。去年12月,该公司研发的“黑刺”无人机正式量产下线,机身仅一个巴掌大小,重约50克,却可将卫星导航功能、主动避障功能、超视距数据链等配置集合在一起。截至目前,其订单金额已超2000万元,预计今年底产能将提升至1万台。

  此外,驼航科技研发的“驼峰500HS”纵列式重载无人直升机,已经实现全球首发。

  拓展“低空+”多元场景

  虽然今年以来,重庆市低空经济加速“起飞”,但要让低空经济“有序畅飞”、飞得更远,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和堵点,主要表现在:

  空域开放碎片化、技术标准缺失,难以满足迅速增加的低空飞行活动需求等问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短板,飞控系统、动力电池、智能感知等关键领域依赖外部技术输入;应用场景商业化有待破题,技术、运营和规则规制不成熟制约着规模化应用等。

  为此,重庆市正从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低空+”多元场景和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全面“加码”、全力“奔跑”。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市将全面推动智能网联平台效能跃升,以满足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货运物流、低空消费等场景需要。力争到2030年底,新建起降枢纽、起降场、起降点等各类低空起降设施2500个以上,形成覆盖市域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服务保障设施实现主城都市区全部覆盖,渝东北、渝东南片区覆盖70%以上。

  在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方面,重庆市将建设低空经济领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力争5年内建成3家以上低空经济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高端航空器制造,推动相关合作项目落地;持续完善低空产业服务体系,支持布局航空器补能、维修和回收业务等。

  此外,重庆市还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融合发展,建设低空飞行应用高地,持续推进高楼消防、森林防灭火、低空巡检应用,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山地城市低空场景。力争到2030年底,打造“30分钟应急响应圈”“空中医疗走廊”等全国典型示范场景10余个,开设各类低空航线1000条以上,年飞行量突破1000万架次。(记者 杨永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