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助力陆海新通道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5-07-18 10:03:26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周利宏责编:周利宏

  原标题:重庆助力陆海新通道建设跑出“加速度” 已初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发展格局

重庆助力陆海新通道建设跑出“加速度”

  作为国际供应链的重要一环,陆海新通道发展质量备受关注。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合作圆桌会7月16日下午举行。来自17个国家的18家工商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陆海新通道建设展开热烈讨论,“加速度”“国际化”“数字化绿色化”成为高频词。

  成绩亮眼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货物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一增速尤为亮眼。截至 5月底,通道网络已辐射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个港口,服务品类超1300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作为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重庆近年来经通道运输货量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上半年货量、货值分别增长28%、22%。2024年,重庆整车出口近50万辆,摩托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三,全年外贸额超7100亿元,“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效应显著。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介绍,公司已实现“13+2”(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全覆盖,在沿线各省成立10个省级平台公司,并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设立海外机构,初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

  联盟扩大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秘书长徐梁表示,联盟成立以来,网络已全面铺开,不仅举办了“13+2”合作圆桌会,还组织了中亚行商务代表团,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塞尔维亚工商会主席马尔科·查戴日表示,联盟成员国涵盖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全球20%的贸易额。未来在陆海新通道的带动下,联盟成员的交往也会越来越多。

  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主席约翰·麦克莱恩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各方都应该共享推动发展的“增长链”,也就是建立商业链、合作链。陆海新通道为各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机会链”。

  联盟成员对陆海新通道的期待,不仅体现在贸易往来上,更体现在对未来发展模式的认同上。

  泰中商务委员会副主席徐根罗表达了参与通道建设的意愿。他说,泰中商务委员会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将结合泰国以及东盟区域优势,高度参与联盟经贸活动,促进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陆海葡中工商会秘书长伯纳德·门迪亚表示,通过陆海新通道,不但葡萄牙的橄榄油、葡萄酒、软木、乳制品、纸浆等商品可以运送到中国;中国的枸杞、茶叶、苹果、核桃等也可经过葡萄牙走向全世界。葡中工商会更是在圆桌会现场签约,正式加入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

  双轮驱动

  数字绿色添新动能

  陆海新通道如何加速推动国际合作?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数字化与绿色化是未来合作方向。

  马尔科·查戴日表示,数字技术正在缩短全球的时空距离,陆海新通道也应该用数字化赋能,让各方合作的信息透明、统一,也能让监管更便利。徐根罗认为,陆海新通道要把数字化和绿色化结合起来,通过AI技术等方式,实现智慧管理,并通过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在设备改造、环保处理等领域,推动其绿色发展。易宝支付副总裁曹红杰则认为,以前大家做一笔交易,需要带着现金,填写很多单据。如今,陆海新通道正在推动无纸化,这也是其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重庆正在加速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重庆渝贸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外经贸综合服务数字化平台,融合了陆海新通道一站式数字化通道、外贸服务和业务管理系统三大功能,为全球特别是陆海新通道沿线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专业化解决方案。目前,该平台已入驻535家企业,上线产品3068款。

  在绿色化方面,两江新区探索的区块链铁水联运数字提单可实现碳足迹追踪。该区还计划建设绿色走廊,推广氢能货车运输。(记者 杨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