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重庆深入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智能建造政策体系、技术体系、推广体系、产业体系和监管体系,推动建筑工业化规模大幅提升,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场景显著增加。适逢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举办之际,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聚焦重庆及各区县城乡建委、建筑单位、重点房企、物业服务单位等,探访解读重庆数字住建发展的新故事。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记者 田渝兵 实习生 彭会):智慧物业是社区场景中智能建造的重要运用之一,有助于小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和优化,提高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管理效率。
数字化为物业行业发展赋能
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给管理者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云计算技术则可以实现服务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数字化给物业服务行业带来了三个机遇,即提高物业管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提高物业服务的效率、提升业主的居住体验。
具体来看,数字化为物业行业的发展赋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具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二是智慧物业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可以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快速响应和解决业主问题;三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同时促进物业行业向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发展。
由此可见,发展智慧物业已经成为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智慧物业的发展和普及将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重庆市智慧物业平台助推行业转型
重庆是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智慧物业试点城市之一,在推进智能建造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科技氛围、浓厚的创新环境和丰富的运用场景,为智慧物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土壤。
据了解,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标准《智慧小区评价标准》后,物业行业在2018年发布了集成智慧安防、智能设备、智慧停车、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功能的《智能物业小区评价指标体系》。
智能物业评价体系优化研究会 供图 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
按照住建部智慧物业试点工作要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推进重庆智慧物业试点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搭台、企业参与的方式形成试点工作方案,启动重庆市智慧物业平台建设。该平台依托数字住建基础,从政府管理、企业服务以及业主服务等需求出发,以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业务同办为目标,通过搭建统一的智慧化信息平台,建立政务端、企业端、业主端的服务载体,整合物业备案、信用管理、业主决策、设施设备管理、物业信息公示查询、生活服务等功能模块,逐步构建开放、普惠、可持续的智慧物业服务生态。
在重庆市智慧物业平台的建设中,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推荐相关企业、物业项目参与重庆市智慧物业平台企业端和业主端建设,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确定金科、龙湖、华润、新大正、保利、万科、康田、碧桂园、愿景、洪泉、之平、祥佳等企业参与14个具体试点项目和场景。
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正在逐步导入已创建和正在创建项目的数字信息,为中小物业企业赋能,助推物业管理行业数字化转型。
智能物业八大特色场景功能得到实践和应用
据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信用信息评价、项目撮合、智慧养老、智慧养老、便民服务、智慧租售等智能物业八大特色场景功能在智能物业创建项目中得到了实践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小区基础设施落后、物业管理粗放、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并带动相关终端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从而提升业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当前,重庆智能物业建设意识普及率在92%以上;重庆智能物业创建获得达标的项目451个,获得示范项目589个。
通过智能物业的创建倡导,重庆涌现出了以信息技术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智能建设的突出案例,其中包括金科的“大管家巡航系统”、团万家的“智慧小区综合服务平台”。
谈及未来,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不断优化智能物业指标体系、推动智能建筑技术在物业管理或服务中的应用、创建更多智能物业项目、培养信息化人才、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关注物业信息安全、积极促进智能建筑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等7个方面展开工作,支持重庆智能建造产业发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