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细化122项政务服务更好便民利企■发布“放管服”改革第二批和“川渝通办”第三批事项清单、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第一批清单■探索依托居民身份证、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建立“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新增公民婚育、义务教育入学、公民退休、员工招聘、证照并联注销等“一件事”套餐
3月21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2022年重庆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明确20项重点任务、细化122项举措,进一步促进我市政务服务“再提速”,助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记者查阅梳理要点发现,工作要点囊括了深化“放管服”改革多个领域,旨在通过完善制度、整合平台、拓展功能、优化服务等举措,更好实现便民利企。
如针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这一任务,工作要点明确,相关部门要紧密对接国家首批改革事项,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加快推动我市“1+N”实施方案体系落地落实,做好滚动试点,积极自主探索,建立分层分级调度、督查督办、进度通报、工作约谈和考核问效等工作机制,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针对深化“全渝通办”和推进“跨省通办”两项任务,前者将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方式和流程系统性重塑,持续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通过统一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审核要点、工作规程、综合窗口设置和系统支撑,优化数字政务服务供给,构建“标准统一、就近交件、协同办理、一次办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后者将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第一批事项和“川渝通办”第一、二批事项办理提质增效,发布“放管服”改革第二批和“川渝通办”第三批事项清单、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第一批清单,进一步拓展主城都市区与成都市通办事项,助推“双核”引领相向发展,深化西南五省(区、市)“跨省通办”;进一步拓展与周边省(区、市)、长江沿线城市、东部沿海城市的对接合作。
与此同时,为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要点还明确了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持续优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等任务,强调要对企业和政策分类画像,实现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企业应享尽享、免申即享。围绕进一步实现政府简政放权,工作要点明确了优化提升“渝快办”平台功能,全面实现市级部门业务系统与“渝快办”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渝快办”平台“应上尽上”,做深做实全程网办事项;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探索依托居民身份证、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建立“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依法有序推进放权赋能、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等任务。为让市民办事更方便快捷,工作要点明确了提升“一站式”服务集中度、完善“一卡通一码通”服务体系、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动“减证便民”、拓展政务便民服务等任务。
按照工作要点确定时限,今年内有50多项工作将完成“交账”。如今年10月份前,各相关部门要拓展“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覆盖面,围绕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从公民出生到身后、企业准入准营到简易注销,新增公民婚育、义务教育入学、公民退休、军人退役、公民身后、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助残扶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灵活就业、企业准营、员工招聘、证照并联注销等“一件事”套餐,以点带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要点实施情况将纳入各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政务服务效能评估指标考核,以企业和群众实际感受为评价标准,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抽查回访,建立健全对群众投诉问题的办理程序和督办机制,用好“好差评”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三个全覆盖”,以及“好差评”联动反馈、“差评”核实整改和整改回访“三个100%”。(重庆日报记者 罗静雯 何春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