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新金融峰会谱写中国与东盟合作新篇章 推动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金融合作 带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互联互通
2021中新金融峰会成果亮点
■84位重要嘉宾在峰会上发表致辞及主旨演讲,共谋发展良策,提出含金量高的观点119条、建议131条
■本次峰会共促成85个项目签约、合同金额达1011亿元(含授信650亿元),涵盖中新金融合作、“十四五”政银战略合作等领域
■本次峰会促成多项合作倡议和研究成果在峰会上首发
11月24日,为期两天的2021中新金融峰会落下帷幕。本届中新金融峰会有哪些亮点?取得了哪些成果?当天下午,中新金融峰会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此进行介绍。
规格高端
峰会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金勇杰介绍,中新金融峰会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标志性项目,现已连续举办四届,推动了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金融合作,带动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互联互通。本届峰会,规格高端、嘉宾云集,来自东盟国家和国内金融界的110余位重要嘉宾相聚线上线下,共商中新金融合作大计。
峰会期间,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国家部委领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东盟8国央行领导出席并致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负责人发出权威声音,国内和东盟国家重要金融机构负责人“面对面”“屏对屏”共话发展;陕西、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等西部省(区)及山东等地金融监管部门领导,30余家重点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和3家证券交易所等均派代表参会。
同时,本届峰会广受关注,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峰会期间,国内41家主流媒体通过与AI会刊、AI视频和云上新闻中心相结合的方式,对峰会进行了报道。在海外,峰会报道在亚太地区(含东盟)、欧美地区43个国家,以9种语言同时发布,第一时间被当地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等广泛转载。
凝聚共识
共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新格局
本届峰会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共创互联互通新格局”为主题,各路嘉宾围绕这一主题交流探讨、分享智慧,思想前瞻,凝聚共识。
84位重要嘉宾在峰会上发表致辞及主旨演讲,共谋发展良策,提出含金量高的观点119条、建议131条。这些建议和观点,为重庆深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大开发及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推动金融稳定发展、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构建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等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
各主办方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推进重庆金融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重大政策支持措施。
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新加坡和重庆如何推动绿色投融资朝着安全、稳定有效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商务部就加强中新乃至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合作,建议深化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深化跨境供应链金融合作、深化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支持重庆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家绿色金融体系、中新金融科技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银保监会将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携手开辟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并将继续大力支持重庆金融业创新发展;中国证监会将全力支持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深化中新、中国-东盟资本市场务实合作,支持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在重庆落地,助力开创互联互通新格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着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
成果丰硕
共促成85个项目签约
峰会不仅是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合作推进的催化剂。
本届峰会充分发挥了中国西部与东盟各国金融开放与合作的平台作用,共促成85个项目签约、合同金额达1011亿元(含授信650亿元),涵盖中新金融合作、“十四五”政银战略合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落地、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及跨境金融服务等领域。
“这些签约项目,覆盖范围更广、合作内容更实,突出更加紧密的产融合作,将有力推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经济金融合作。”金勇杰说。
与此同时,峰会还在产融结合、绿色金融、要素驱动等方面发挥着平台引领作用,促成多项合作倡议和研究成果在峰会上首发。其中包括:《政银携手助力RCEP合作发展倡议书》,《关于加强中新金融合作、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倡议书》,《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基于结构的切入与体系的对接》研究报告,《中新携手——全球金融航运指数视角的中国—东盟要素流动潜力观察与趋势展望》报告,《2021中国碳中和债发展报告》《碳中和产业链标准体系》等。
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获得了政商界人士高度评价。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本届峰会凝聚各方智慧、共谋发展良策,必将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撑,谱写中国与新加坡、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篇章;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谷澍表示,此次峰会共商如何发挥重庆与新加坡双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互联互通的新格局,意义重大。(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杨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