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一场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的深度融合,该区成功下活了多跨协同“一盘棋”,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近日,一起涉及4名走失儿童的警情处置,让沙坪坝区公安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所长周维深感震撼。接到指令后,22个街面应急单元、480名各类平安力量迅速响应,仅用10分钟便将孩子们全部找回。如此高效的协同作战,得益于分局创新打造的“基层智治多跨协同应急处置机制”。
面对社区干部、执法人员、物业保安等一线平安力量分散于不同“条线”的现状,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主动作为,通过反复探索论证,积极策动党政,最终建立了“基层智治多跨协同应急处置机制”。该机制从区级层面出发,构建起“公安牵头、统一指挥、条线联动”的运行体系,形成了“发现—调度—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同时,将指挥调度权限下放到基层派出所,确保了跨部门协同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协同效率,沙坪坝区公安分局还与中国时空、海能达等科技企业深度合作,为一线平安力量配备了灵敏可靠的智能“单兵装备”。这些终端设备不仅实现了“通信单兵设备IRS标准化编目”,还运用了实时动态码相位差分技术,将定位精确到“米”。此外,它们还融合了语音、图像、视频等多种通信手段,成为一线人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让他们能够实时接收指令、洞察现场态势与周边资源,实现高效联动。
在数据驱动方面,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走进渝碚路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警务数据以及来自多个平台的相关数据。通过搭建在区政府“政务网”上的“沙坪坝多跨协同平台”,多个基层治理数据中心已与分局警务指挥系统实现“脱敏化”数据流转。综合指挥室不仅能全面掌握街面平安力量轨迹,还能将指令具体下达到“人”,响应时间控制到“秒”。这种精准的指挥调度能力,确保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目前,以该机制为核心的“多跨协同联勤指挥应用”项目已获得市级专项资金支持。未来,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将继续深化数字赋能,不断拓展机制运用的广度和深度。(文 彭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