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友乳业生产车间,全自动利乐冠灌装机前,工作人员在查看产品品质。(资料图片)
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拥有38年历史的国民品牌“冷酸灵”,今年成功跻身首批“中国消费名品”之列;在角逐激烈的2025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挑战赛中,“庆铃汽车”一举斩获六项实力大奖;“三峰环境”不仅成功签约澳门垃圾转化中心营运项目,更将先进的垃圾发电技术输出至越南河内,助力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这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场由重庆国资系统精心布局、层层推进的深层次变革。2023年9月,市国资委启动“渝字号国企品牌行动”;2024年10月,《市属国有企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出台,提出六大重点任务;2025年6月,“双一流”行动启动,首批16个品牌入选“一流知名品牌”培育名单。
从宏观部署到精准培育,从系统规划到标杆打造,这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如何解答“从产品竞争到品牌引领”的时代课题?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顶层设计与破题逻辑?下一步,重庆又将如何深化这套品牌培育体系,推动更多“渝字号”国企从区域标杆迈向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
凝聚价值共识
从产品竞争到品牌引领
品牌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护城河,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品牌不仅关乎企业能否实现“优质优价”、行稳致远,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纵观全球,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视品牌为生命,制造强国无不将品牌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品牌建设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中国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指明方向。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部署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标志着品牌建设从企业战略升维为国家系统工程。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各地国资委积极跟进,形成了上下协同、系统推进的强劲态势。
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国有企业虽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但仍面临有产品缺品牌、有实力缺声量的现实挑战。随着“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取得成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要任务基本完成,重庆国企轻装上阵,为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领域的酒店整合便是典型例证。此前,全市82家酒店分散隶属于17家不同市属国企,品牌碎片化问题突出。通过专业化整合,这些资源被归集至重庆文化旅游集团统一运营,以“两江假日”为核心品牌,计划孵化3至5个差异化子品牌。“通过集约化管理、规模化采购和品牌化运营,彻底改变以往‘小、散、弱’的局面,形成强大的市场合力。”上述负责人表示。
推动系统破局
六大任务推动品牌建设
当“价格战”让位于“价值战”,产品竞争进阶为品牌较量,一场关乎未来的破局之战已在重庆国资系统全面开启。重庆国资国企正以品牌为刃,奋力挺进价值链高端。
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渝字号”品牌体系,重庆国企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组合式的战略路径,实施六大任务精准破解品牌发展难题。
战略引领,夯实品牌根基。重庆国企将品牌顶层设计置于首位,推动品牌目标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规划。庆铃汽车以新能源战略为引领,系统布局研发制造与海外拓展,实现品牌全链条落地;冷酸灵深耕“抗敏感”细分领域,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强化专业形象。
分类培育,构建品牌梯队。重庆国企坚持精准施策,构建多元化品牌发展格局。工业制造企业紧扣“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重庆国企制造”名片;工程建设企业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以标志性项目带动质量提升;现代服务企业则借助“互联网+”推动模式创新,如重庆设计集团整合资源,打造数字化平台,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级。
质量为本,筑牢品牌生命线。重庆国企将质量管理作为核心支撑,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理念。三峰环境主编或参编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显著提升行业话语权,并积极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构建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
创新传播,讲好品牌故事。重庆国企强化品牌宣传,推动企业实现价值共鸣。天友乳业通过打造“鲜奶屋”直营体系,塑造“新鲜生活”品牌形象,并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深度互动。市国资委同步推进“国企优品”平台建设,集中资源提升“渝字号”整体声量。
强化保护,捍卫品牌资产。重庆国企高度重视品牌权益维护,推动企业增强保护意识。鸽牌线缆专门设立品牌宣传与知识产权维权部门,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推广维护与打假,切实捍卫品牌资产与市场声誉。
通过六大任务的系统推进与有机联动,重庆国企正加速实现从“产品竞争”到“品牌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而强劲的品牌动能。
谋划长远未来
从区域标杆到世界一流
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在全球化竞争中如何持续保持创新活力、提升品牌声誉,仍是重庆国企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邓兰燕指出,当前重庆国企品牌建设仍需破解“三个不平衡”:战新产业品牌与传统产业品牌发展不平衡,新兴领域品牌影响力尚未充分形成;品牌资产保值增值与市场竞争节奏不平衡,部分老品牌价值挖掘不够深入;品牌国际传播与技术实力不平衡,许多技术领先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仍需提升。
面对挑战,市国资委已明确方向: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品牌定位、分类推进建设,持续提升国企品牌价值。
今年6月,市国资委印发《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明确以“增品种、提品质、强品牌”为核心,实施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强”的一流知名品牌行动,召开建设一流知名品牌推进会议。其中,优选16个品牌作为首批一流知名国企品牌重点培育对象,包括冷酸灵、天友、红蜻蜓、庆铃汽车、中国四联、三峰环境、重庆水泵、鸽牌线缆8个产品品牌,数字重庆、重庆设计、重庆咨询、重庆人力、重庆安保、两江假日、悦来会展、课堂内外8个服务品牌,形成“8+8”品牌矩阵。
下一步,重庆将深化“国企优品”载体建设,推动重点品牌美誉度与市场占有率双提升。天友乳业力争三年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夯实高端白奶全国领先地位;数字重庆公司力争到2027年实现知识产权1000件,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一流品牌。资源要素将向重点品牌倾斜,专项考核方案也已同步出台。
针对新兴产业品牌影响力不足等短板,重庆将推动品牌差异化发展与国际化传播,支持庆铃汽车海外建厂、三峰环境加快技术出海,让更多“重庆造”赢得全球认可。
未来2到3年,重庆将力争实现市属国企中华老字号3个、重庆老字号11个、一般商标超8500个,品牌建设费用持续提升,打造1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37个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品牌。这不仅是对品牌数量的追求,更是对品牌质量的深耕,旨在让每个品牌都能找准定位,聚焦主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这场品牌建设的长跑,关乎企业未来,更决定城市能级。随着品牌行动的深入推进,“渝字号”金字招牌必将在中国乃至全球品牌版图上绽放耀眼光芒。(记者 佘振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