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重庆市大足区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刘奔,从与嫌疑人近身搏斗的“抓贼奔”华丽转身成为推动“视频侦查+大数据”深度融合的“技术刘”,在刑侦领域掀起了一场数字化革命。他带领团队研发智能装备、搭建AI筛查系统,让传统刑侦搭上“数字快车”,成为基层警务创新的标杆。
40岁的刘奔身形清瘦,黑框眼镜后藏着刑侦人的敏锐与工程师的严谨。工作中,他专注沉稳,研判案件时全神贯注;生活中,他爱笑健谈,被群众亲切称为“奔哥”。“科技不能只是好看,必须能用、好用、管用。”这句口头禅,是他将实战痛点转化为技术突破的行动指南。
2020年,视频侦查小组遭遇难题:大量现场视频需快速采集回传,传统方式效率低下,提取单个视频耗时耗力。刘奔萌生研发“傻瓜式”设备的想法,带领技术骨干从零钻研Python编程、嵌入式系统开发。三个月后,“多功能视频采集回传器”诞生。这款黑色小型设备兼容多类监控系统,支持远程操控、视频校时与快速回传,可实现“现场采集、云端智控、一键入库”。目前,该设备已在重庆多地推广,成为警务技术转化的典范。

刑警刘奔研发“多功能视频采集回传器” 供图 大足区公安局
2021年,大足区“三元催化器盗窃案”频发,嫌疑人昼伏夜出、流窜作案,案发地多在监控盲区,传统追踪手段屡屡碰壁。刘奔另辟蹊径,提出“从外围卡口筛查异常”的思路,带领团队开发“车辆卡口时空异常筛查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过车数据中的时空矛盾点,精准锁定一辆昼夜颠倒、轨迹异常的面包车。警方顺藤摸瓜,一举捣毁一个跨省作案团伙。此案后,刘奔的战术思维从“追着嫌疑人跑”升级为“织密数据天网”,“技术型刑警”的标签愈发鲜明。
2022年4月,“刘奔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工作室以“视频侦查+”为核心,建立“警情、基础工作、巡逻防控”三联动机制:警情发生后,系统自动推送周边监控资源;基础工作组实时更新人员、车辆信息;巡逻警力按预警路线精准布控。同年,刘奔带队参加重庆市视频侦查大比武,凭借自主研发的系统与战术,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冠。

“刘奔劳模创新工作室”视频研判工作现场 供图 大足区公安局
工作室不仅注重技术创新,更重视人才培养。大足区公安局打破专业壁垒,吸纳电子信息、微电子等领域民警及高学历辅警,形成“民警+辅警+技术专家”的复合型团队。刘奔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请进来授课、走出去研学”的培训模式,系统提升团队的数据建模、AI算法等能力。
面对荣誉,刘奔始终谦逊:“警服穿在身上,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他透露,团队正研发“多模态犯罪预测系统”,通过整合视频、通讯、资金等数据,构建犯罪风险预警网络,实现从“事后追查”到“事前预防”的跨越。
从“鹰眼视侦助手”通过一张模糊老照片锁定潜逃30年的命案嫌疑人,到如今在AI与大数据赛道持续突破,刘奔用十年完成从刑侦硬汉到智慧警务领跑者的蜕变。
“科技创新无止境,科技兴警永远在路上。”刘奔说,“我和团队会继续前行,让技术真正成为守护平安的利器。”在这条没有终点的赛道上,他以创新为笔,书写着基层警务的数字化未来,为中国警务改革贡献着“重庆智慧”。(文 雷婧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