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消费“新地图”活力奔涌
2025-10-23 09:29:49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周利宏责编:周利宏

  清晨的豆花面馆热气袅袅,午后的老茶馆里人气满满……刚刚落幕的“打卡新重庆·我当种草官”活动中,三十位“种草官”在6天时间里,用脚步绘制出一幅热气腾腾的山城消费新图景。从市井巷陌的烟火气到国际首店的时尚范,从防空洞火锅的沸腾到非遗技艺的新生,重庆消费升级的蓬勃气象跃然眼前。

  市商务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300.37亿元,同比增长4.5%,总量稳居全国首位。

  种草官用脚步丈量“消费地图”

  早上7点,渝中区民生路的龚大娃豆花面馆内已是蒸汽氤氲。去年,老板龚波将这家小店从南坪社区开到解放碑核心区,成为无数“烟火小店”生命力迸发的缩影;在渝北,那家没有招牌、需提前数日预订的川菜馆,老板唐伟对“锅气”的执着,诠释了“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的真谛。这股源自市井的蓬勃力量,正在城市有机更新的浪潮中不断延伸。

  当后巷经济遇见空间活化,十八梯、戴家巷等老街区迎来华丽蜕变。陈虹的茶馆里,川剧变脸与创意茶单相得益彰,让老地方焕发出新生机。

  “国庆七天营业额翻倍,游客既要老味道,也要新体验。”陈虹欣喜地告诉“种草官”。十八梯这条曾经沉寂的街巷,在改造后如今单日客流突破十万人次。

  随着夜幕降临,重庆的消费图景继续向立体空间拓展。当“种草官”们从两江游轮上仰望洪崖洞的璀璨灯火、在云端之眼俯瞰万家星光时,夜经济正悄然从水面延伸至云端。据了解,“两江游”夜班航班贡献超95%接待量,云端之眼高空观景台单日涌入5万人。

  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连独特地形都化为了消费场景。长江索道变身“空中观景台”,国庆搜索量暴涨226%;轨道穿楼奇观带火整片商圈;防空洞里烫火锅、崖壁步道喝咖啡,“8D魔幻”地形催生出全国独有的消费体验。

  文化传承也在创新中焕发新生。雾都剧院里,融合街舞的茶艺表演场场爆满;荣昌夏布变身时尚潮包,焖烧鸡登上大众点评“必吃榜”。美团数据显示,重庆非遗餐饮订单同比增长450%,其中20—30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达四成。

  与此同时,国际元素也在重庆找到属于自己的落脚点。法国品牌马吉拉在山城开拓特色咖啡空间,西班牙主厨在披萨店玩转麻辣风味……今年以来,“重庆首店”搜索量翻倍,并且这些“首店”不再扎堆核心商圈,而是更愿深入街巷,与城市基因深度融合。

  政策精准“滴灌”助力场景打造

  呈现在“种草官”们眼前的是一片蓬勃的消费场景,而这背后,是一系列政策的精准滴灌。

  遍布街巷的小微商户,是城市经济生态健康的关键所在。重庆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小微商户普惠金融计划”为经营者注入急需的资金活水;“街巷焕新计划”着力优化后街小巷的物理空间;“烟火气数字化赋能行动”则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助力传统小店线上引流……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重庆更在消费场景的创新上做足文章,对消费场景进行深度重构和极致利用。从系统化打造“山城后巷”品牌,培育“江崖街洞天”特色空间,到创新发展“天台经济”“洞穴经济”“夜间经济”,重庆不断突破消费想象力的边界。

  如今,一系列具有高辨识度的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让“8D魔幻”地形本身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大、最独特的消费IP。

  业态的融合共生,也为消费价值的延伸提供了更多可能。近年来,重庆积极推动“非遗+”与文旅、餐饮、时尚等产业的跨界融合;促进文体商旅联动,以演出、赛事带动周边消费;鼓励“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引入新品牌、新业态,确保消费市场始终保持新鲜感与国际视野。

  在提升消费体验方面,重庆同样对标国际水准。大力增设离境退税商店,创新推出“即买即退”乃至“集中退付”等便利模式,极大优化了境外旅客的购物体验。今年1月至7月,离境退税销售与退税金额实现近5倍的增长。

  为消费提质扩容构建“生态雨林”

  “‘打卡新重庆·我当种草官’活动,不仅是城市消费宣传的创新之举,更是一种高效的消费市场‘民间探测器’,让散落在街巷的优质消费资源被看见、被认可、被放大,极大激发了市场自身的活力。”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系主任李然表示。

  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看来,该活动是重庆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目的地的一个缩影。活动通过民间视角、体验式传播,生动展现了重庆消费场景的创新与市场活力的迸发。

  展望未来,莫远明建议,重庆要抓住“十五五”的战略风口,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一是营造消费新场景。要持续致力于丰富消费业态,特别是在主题娱乐、文化演艺等方面精耕细作,培育更多元、更沉浸的新型消费场景。

  二是打造消费新地标。要以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等为契机,加快推动重庆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夜市街区的改造升级。同时,加速陆海国际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消费新地标的建设,力争在高端服务领域实现突破。

  三是提升消费品质。要进一步擦亮“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等金字招牌,突出重庆独有的非遗辨识度,提升“渝伴礼”等重庆造产品的品质和产业化规模。大力发展“文旅+消费”新业态,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文旅产品。

  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通过“引育结合”加快集聚高端消费资源、“融合创新”打造巴渝特色消费名片、“对标国际”构建品质多元消费载体、“优化提升”营造近悦远来消费环境等措施,推动重庆消费辐射力持续扩大。

  从政策精准施策到消费场景持续焕新,从业态深度融合到国际环境不断优化,重庆正以系统化改革构建起消费提质扩容的“生态雨林”。(记者 邱小雅 周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