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县钟灵镇:用生态画笔绘就乡村振兴图景
2025-10-21 19:04:2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在重庆秀山县钟灵镇,85%的森林覆盖率不仅滋养着青山,更让茶叶、山银花、中药材“三香”满溢山间,催生出一个个村民在家门口的致富故事。

重庆秀山县钟灵镇:用生态画笔绘就乡村振兴图景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21142505

钟灵镇凯堡村茶叶基地 供图 钟灵镇人民政府

  一片茶叶:从“一季收”到“四季富”

  凯堡村的“万亩茶村”是钟灵镇的地标,连片的茶树沿着山坡铺展到钟灵水库边。村民吴婆婆在这里采茶已有10余年,最让她开心的是“夏秋茶能挣钱了”。以前每到6月,茶园就进入“空窗期”,她只能在家闲坐。2018年,秀山出台夏秋茶奖补政策,茶叶采摘季从5月延长到10月,吴婆婆一能多挣近万元。

  这片茶园的变化,也是钟灵茶产业的缩影。十年前,全镇茶园不足万亩,加工企业寥寥;如今2.1万亩优质茶园里,12家加工厂年年加工鲜茶5000余吨。“政府帮我们找企业、建合作社,我们种茶不用愁销路。”吴婆婆说,像她这样靠采茶增收的村民,全镇有8千余人,不少年轻人也回村开起了茶叶网店,“钟灵毛尖”“凯堡秀芽”正通过快递发往全国。

  一朵银花:从“山间草”到“致富宝”

  “银花采摘季一天一个人可以采150斤鲜花,一个月能增收4000余元。”村民傅恒指着1960亩银花基地高兴地说道。这是钟灵镇山银花种植基地之一,2025年总产量达100万斤,比2024年多30%。

重庆秀山县钟灵镇:用生态画笔绘就乡村振兴图景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21142508

钟灵镇银花加工厂 供图 钟灵镇人民政府

  “以前谁知道银花能挣钱?”傅恒说,几年前村里种玉米,一亩地挣不了多少。后来镇上推广“渝蕾一号”银花品种,教大家标准化种植,还建了17个现代化加工厂。新鲜银花经过杀青、烘烤,变成了能入药的“金瓣”,直供安徽亳州的药材市场。更让农户安心的是,企业和农户签了收购协议,农户种多少企业都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如今,全镇3万亩银花田带动11个村49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瓦房。

  株药材:从“试种”到“爆发”

  傍晚时分,马路村的村民杨林还在黄精田里查看长势。他蹲下身拨开土壤,只见粗壮的黄精根茎,眼里满是期待:“50亩黄精,预计能收5万斤,按10元一斤出售,能挣50万元。”谁能想到,两年前他还是个“门外汉”。

  2023年,镇上鼓励发展中药材,邀请专家到村里讲课。当时杨林就跃跃一试。2025年,他下定决心试种黄精,第一次就种植了50亩。“政府帮我们找种苗、教技术,能人带着我们干,不怕赔。”如今钟灵镇的中药材已形成黄精、白术、毛慈菇、重楼的“多点布局”,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其中,白术种植面积更是从200亩飙升到现在的1100亩,种植户们都尝到了“药田生金”的甜头。

  近年来,钟灵镇锚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以钟灵水库的生态优势为核心,将单一的“看风景”升级为“沉浸式农旅体验”,不仅盘活了周边茶田、农房等闲置资源,还培育出采茶研学、茶艺展示、农家餐饮、土货销售等多元业态,让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村民增收、乡村发展的“经济价值”。

  现在的钟灵镇,6家市县级龙头企业、31个专业合作社撑起了“三香”产业,覆盖80%以上农户。从茶山的清香到银花的素雅,从药田的醇厚到庭院的烟火,这座武陵深山里的小镇,正用生态产业化的画笔,绘就出村民富足、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文 肖红光 王雨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