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特色农业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2025-10-20 19:08: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在重庆巫山的青山绿水间,两大特色农产品——巫山洋芋与巫山甘蓝,正以蓬勃的发展势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持续的科技创新,这两大产业不仅打响了品牌,更实实在在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重庆巫山:特色农业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20163359

村民们收获洋芋 供图 巫山“村播”协会

  巫山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好,加上河流纵横、水质优良,以及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足雨量和日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巫山洋芋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以“黄皮黄心、绵糯回甜”著称,煎、煮、烤、炸皆宜,还可加工成洋芋粉、洋芋粑粑等产品。近年来,当地引进荷兰15号、希森6号等高产品种,亩产达4000斤–5000斤,年总产量突破40万吨。

  巫山甘蓝则以牛心甘蓝为代表,叶片紧实、口感脆嫩,成为秋冬蔬菜市场的“抢手货”,亩产可达4000公斤,亩产值超8000元。

  目前,巫山洋芋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覆盖13个乡镇,建成5万亩高品质示范基地。甘蓝产业则实施“1+4”发展战略,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5000亩,并通过集中育苗、免费发放3000万株种苗等方式,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重庆巫山:特色农业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1020163402

“村播”在田间直播带货 供图 巫山“村播”协会

  为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巫山积极探索新型销售模式。2025年5月,60余名“村播”在田间开展直播,单场售出1.3万件“巫山洋芋·我的爱豆”,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同时,巫山推行订单农业,与湖北、西安等地建立稳定合作,甘蓝首批16吨直供上海,有效填补春季蔬菜市场缺口。2024年,巫山洋芋与甘蓝产业为农民增收超过2.5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我们的目标是让巫山洋芋和甘蓝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品牌,真正实现‘一县一业、一业富民’。”巫山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国军表示,下一步,巫山将依托“水路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并开发洋芋脆片、甘蓝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巫山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