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据了解,“十四五”以来,重庆市应急管理部门通过持续完善组织指挥、风险防范、救援处置、数字应急、支撑保障、社会共治六大体系,推进规划中各项主要指标提前完成,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连续5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发布会现场
在风险防范方面,重庆市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隐患56719个,已整改55887个,整改率达98.5%;首次实施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收集超过1100万条海量数据,生成了超过5600张精细化的“风险地图”;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水毁工程、地质灾害等专项整治;实施中心城区跨江大桥安全防护提升项目、三峡库区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等37个重点项目。
同时,重庆市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智能化监测预警,建成危化品全链条安全监管、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等8个系统,全天候监测风险;创新实施自然灾害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机制,按时间分阶段预警,按严重程度定响应级别,按灾害类型找负责部门,预警实现了“个性定制”。
在救援处置方面,重庆市应急管理部门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基础上,构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梯次救援力量体系,重组市级力量,组建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市航空救援总队,培育发展危化、矿山、工程抢险等8个行业的13支专业救援队伍,全覆盖组建区县队伍和镇街队伍,引导建设、规范管理45支3900余人的社会救援队伍,形成市域内“航空救援1小时抵达—地面救援30分钟到达—群防员10分钟反应”的快速应急能力。
五年来,重庆数字应急更智能,给应急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完成系统门户和数据底座建设,实现应急管理部门和市级相关部门数据“无缝对接”,打通数据壁垒,打造数字底座;实战运行自然灾害防减救、安全生产智管、应急指挥智救等3大综合场景,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连全市、一脑统全局”,织就一张反应神速、防护周全的“数字安全网”,推动全市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倍。
与此同时,重庆保障体系更全面,修订《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发布103项重庆市安全生产领域地方标准,让安全管理有了“硬标尺”;救援能力“升级换代”,“十四五”期间新配备应急救援装备较2020年底增长70%,“基层第一道防线”越守越稳;健全救灾资金预算预拨和快速响应机制,汛前提前将救灾资金预拨到各区县,保障灾害发生后迅速调配资金,紧急调拨救灾物资23.26万件,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重庆配齐基层应急管理和救援专职人员,102万灾害应急责任人、12.8万网格员、2.3万信息员堵住风险漏洞;出台安全生产举报和地质灾害报告奖励制度,“十四五”以来共收到举报案件91070件,发放奖励金529.76万元。
五年来,全市应急工作者凝心聚力、勇担使命,努力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交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答卷”。下一步,重庆市应急管理部门将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文/图 黄楚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