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乌鱼2300余吨 重庆铜梁高碑村走出特色致富路
2025-09-16 17:30:1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初秋清晨,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高碑村千亩鱼塘碧波荡漾。一辆辆满载乌鱼的货车从高碑乌鱼集散中心驶出,沿着蜿蜒的道路奔向160公里外的四川泸州市场。如今的高碑村,年产乌鱼2300余吨,年产值达4500万元。

年产乌鱼2300余吨 重庆铜梁高碑村走出特色致富路_fororder_mmexport1757996161447

工人将乌鱼过秤装车 供图 铜梁区委宣传部

  这一切始于2008年的一次大胆尝试。彼时在广东务工多年的村民周运明敏锐捕捉到乌鱼养殖的市场潜力,返乡动员亲戚周良文试养新品种。面对传统“四大家鱼”行情低迷的现状,周良文果断接下首批2000余尾广东空运而来的鱼苗。尽管首年仅收获300余斤,但这一尝试点燃了乡村产业转型的星火。随后,周运明返乡与村民付小普总结经验、扩大规模,当年即实现30余万斤产量,产值近400万元。示范效应迅速显现,周边村民纷纷取经求教。

  为破解分散经营难题,2012年,高碑乌鱼养殖股份合作社应运而生,创新推出养殖规划、苗种繁育、饲料药品、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五统一”管理模式。这种标准化生产有效解决了散户抗风险能力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目前,合作社已吸纳64户养殖户,辐射范围延伸至丰都、泸州等地。

  技术攻关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针对鱼苗依赖外地空运导致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周运明团队在市区水产部门支持下,于2015年建成现代化鱼苗繁育中心。通过恒温控制、补光装置等科技手段,繁育中心成功攻克温度调控难关,使鱼苗成活率提升至80%以上,养殖成本降低30%。2016年,繁育中心自主培育的300万尾鱼苗彻底结束了长途调运历史。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链始终。合作社创新生态混养模式,配套建设“三池二坝”尾水处理系统和30亩水质净化设施,种植6万平方米水生植物构建自然净化链,水质达标率100%,获评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同时,合作社建立“从鱼苗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打造“高碑乌鱼”地理标志品牌,产品直供永辉超市等大型商超。

  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合作社构建起“基地直供+区域枢纽+商超订单”立体销售网络,在川渝两地布局14个直营网点,形成“铜梁养殖—重庆集散—成渝辐射”的供应链体系。据了解,该产业累计带动周边100余农户就业,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乌鱼亩均收益从0.17万元跃升至2.8万元,成为铜梁水产标杆产业。

  作为当地乌鱼产业的领军人,周良文既是集散中心负责人,也是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合作社理事长。站在千亩鱼塘边,看着穿梭忙碌的运输车辆,周良文感慨道:“从‘试一试’到‘炼’成大产业,靠的是敢为人先的勇气,更是抱团发展的合力。”一条条“黄金鱼”,正引领着传统渔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文 周慧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