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钟灵镇:“以文为媒 以法为纲” 绘就乡村振兴治理答卷
2025-09-16 17:46:3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如何将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基层治理动能?重庆市秀山县钟灵镇给出了特色答案。该镇立足茶文化、书法文化两大本土优势,创新融合法治建设与清廉村居建设,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兼具文化韵味与治理效能的乡村善治新路,让和美乡村的画卷在茶香墨韵中徐徐展开。

  法治筑基:“法律明白人”扎根乡土 织密乡村治理“法治网”

  “以前遇到宅基地纠纷不知道找谁,现在有了‘法律明白人’,在家门口就能把问题说清楚、解明白。”近日,钟灵镇凯贺村村民高某在“法律明白人”的调解下,与邻居顺利解决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这是该镇以法治护航乡村治理的生动缩影。

  作为基层治理的“法治细胞”,钟灵镇以“八五”普法规划为指引,深化“1+1+5”村(社区)依法治理模式(1名驻村干部+1名法律顾问+5名“法律明白人”),从“选、育、用”三环节发力,打造专业化“法律明白人”队伍。选拔中,优先从村“两委”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筛选懂法律、有热情的骨干;培育上,联合县司法局开展专题培训,结合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等案例开展实战教学;使用时,明确“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三重角色,让“法律明白人”成为政策法规的“传声筒”、矛盾纠纷的“减压阀”。

  截至目前,钟灵镇已培育“法律明白人”58名,累计开展普法宣传130余场,调解矛盾纠纷120起,调解成功率达99.76%以上。如今,“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已成为钟灵镇村民的共识。

  文化赋能:“五杯茶”调解法化解矛盾 茶香里飘出“和谐味”

  “一杯茶静心,两杯茶明理,三杯茶说法……”走进钟灵镇凯堡村“老陈茶室”,墙上的“五杯茶”调解流程格外醒目。这个由钟灵镇党委、政府指导设立的调解阵地,以茶文化为纽带,独创“五杯茶”调解法,成为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

  “老陈茶室”创始人陈仲元现任凯堡村党支部书记,有着30余年基层经验,深知农村矛盾多因情绪对立激化,便想到用茶文化来化解矛盾。“一茶静心”,让冲突双方在茶香中平复情绪;“二茶明理”,引导双方梳理矛盾根源;“三茶说法”,结合法律条文与村规民约释法;“四茶寻策”,协商寻找利益平衡点;“五茶定约”,签订协议确保矛盾彻底化解。

  自2021年“老陈茶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8余起,涉及土地流转、家庭赡养等领域,调解成功率100%。“用村民熟悉的方式解纠纷,既化解了矛盾,又传承了‘以和为贵’的茶德。”陈仲元说。

  清廉铸魂:茶廉文化浸润乡村 清风正气满乡野

  “茶虽微,却能养廉;官虽小,不可贪腐。”在钟灵镇凯贺村廉风文化墙前,村民们正驻足观看茶廉主题彩绘。该镇深挖茶文化中“廉、美、和、敬”的内涵,从阵地、宣传、活动三方面发力,让清廉之风浸润乡村。

  阵地建设上,该镇打造了100米长的廉风文化墙、6个廉风茶室,将廉洁元素融入茶文化场景;宣传推广中,借助村广播、短视频平台传播茶廉故事,自主拍摄的廉洁宣传片《爸,你不能这么做》入选全市廉政教育短片;同时每年举办“清廉家风家训”征集评选活动,2025年评选出的28条“清廉家风家训”,不仅为村民树立了可学习的榜样,更有村民自发悬挂在自家显眼位置。

  书香润心:书法普法添活力 墨香里传递“法治魂”

  作为重庆“书法之乡”,钟灵镇将书法文化与法治宣传有机结合,让墨香传递法治理念。每年春节前夕,该镇组织20余名书法爱好者开展“送法送福进万家”活动,书写“学法用法明事理,知法守法正言行”等法治春联,累计送出5000余副,覆盖全镇所有村(社区)。此外,该镇还培育50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积极发挥其带头作用。

  “我们家既是‘书法户’也是‘示范户’,平时会邀请邻居来家里看书法、学法律。”示范户谯思贵说,在他的带动下,周边10余户村民主动加入了学法队伍。

  如今的钟灵镇,茶香润心、墨韵传情,法治与清廉成为乡村治理的鲜明底色。钟灵镇党委书记田茂良表示:“下一步,钟灵镇将继续深化‘茶、法、廉、书’融合治理模式,让文化赋能治理,让治理滋养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文 肖红光 王雨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