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重庆全市人民币贷款新增2893亿元
2025-07-31 09:35:52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周利宏责编:周利宏

  原标题:为重庆经济向上向好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上半年全市人民币贷款新增2893亿元

  今年上半年,重庆金融系统如何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如何?7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重庆市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给出了答案。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人民币贷款新增2893亿元,同比多增超千亿元。充足的金融供给,为重庆经济向上向好持续注入了“源头活水”。

  贷款余额增速连续4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半年,我们围绕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坚决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5月份以来,我们全力推动人民银行总行出台实施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在渝落地见效,有效支持重庆经济整体呈现向上向好态势。”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魏海滨表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支持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高”:总量指标高于全国,有力巩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释放中长期可贷资金超40亿元,投放各类央行资金643亿元,带动全市社会融资规模新增4153亿元,同比多增281亿元。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6.25万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低”:融资成本低位下行,有效减轻企业和居民利息负担。上半年,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3.3%、3.2%,同比分别下降43个、61个基点;新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平均利率为2.5%,持续处于历史低位。本轮降息,为重庆市有贷企业、居民每年分别节约利息支出约18亿元、15亿元。

  重点领域贷款增幅明显

  三是“优”:信贷结构优化提质,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上半年,我们创新实施‘五个百亿级’央行资金支持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绿色、消费、外贸、民营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魏海滨介绍,截至6月末,全市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翻两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下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一般消费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17%,明显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民营企业贷款余额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3.3%。同时,重庆将“稳岗贷”支持对象从中小微企业扩展到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截至6月末,全市累计发放“稳岗贷”贷款530亿元,稳定就业超60万人。

  抢抓债市“科技板”政策机遇,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推动金融机构落地全国首单5年期城商行科创债30亿元。所募集到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发放科技创新贷款和投资科技创新债券。

  西部陆海新通道领域融资余额突破6700亿元

  四是“新”:开放举措新招频出,更好地助力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

  魏海滨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基建项目资金保障、物流融资产品创新、产业集群金融匹配、商贸领域融资普惠”四项信贷支持计划,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领域本外币融资余额突破6700亿元,同比增长16%。

  同时,重庆致力于优化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数智化服务。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全国率先上线“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背景核验”与“保税核注清单融资结算”应用场景,有效提升离岸贸易和保税加工贸易外汇收支银行单据审核效率,累计服务涉外企业融资结算金额近22亿美元。

  重庆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样表现亮眼。魏海滨透露,上半年,全市跨境人民币货物贸易结算量达999.8亿元,居西部第一;便利化结算笔数增长22.7%。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保障信贷总量供给、持续提升金融支持质效、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魏海滨表示。

  例如,重庆将加力实施“五个百亿级”央行资金支持计划,力争下半年再投放各类央行资金600亿元;实施科技金融“长江领航计划”等专项行动,加大“流水贷”等专项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力打造全国首个省级全域绿色金融改革样板;促进年末西部陆海新通道领域融资余额突破7000亿元等。(记者 黄光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