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为脆李撑起“防护伞”
2025-06-27 16:37: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近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漫山遍野的脆李树上,披覆着一层轻逸洁白的防雨膜。这层看似薄纱的“防雨衣”,正悄然为巫山脆李的丰收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重庆巫山:为脆李撑起“防护伞”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627141230

果农为脆李树加盖防护膜 摄影 卢先庆

  巫山脆李,以皮薄肉脆、酸甜适口闻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巫山县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全县种植脆李面积达30万亩,今年预计总产量将突破14万吨。

  然而,这份“甜蜜”一直面临大自然的严峻考验:梅雨期。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夏季降雨频繁,果实成熟期遭遇连续降雨是常态。裂果、落果、病害滋生,曾是悬在果农心头挥之不去的阴云。

  巫山县果业中心副主任黄明表示,每年6月底至7月初的降雨期,会给脆李带来严重伤害,裂果率曾普遍高达15%以上,部分低洼果园损失更惨重,不仅直接影响当年收成,更严重损害了巫山脆李优质果品的市场形象。

  近年来,巫山县大力推广脆李产业提质增效“十项技术”。其中,“避雨护果”技术——即科学铺设防雨膜,成为对抗雨季的关键一招。

  连日来,在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柑园村,村民们正忙着焊接防雨材料,安装避雨薄膜。与曲尺乡不同的是,福田镇白龙村采取的是地下覆膜技术。果农们在果园里将一张张反光膜平整铺设在脆李树根部。这种地面反光膜能弥补背下枝采光不足,增加树冠内堂光照条件,促进叶下果实光合作用,提升果实口感与品质。同时,这种反光膜还可以控制杂草和雨水,防止雨水过多被果树吸收后造成裂果和落果。

重庆巫山:为脆李撑起“防护伞”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627141234

果农陈勇查看脆李生长情况 摄影 卢先庆

  双龙镇脆李种植大户陈勇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没盖膜,碰上多雨的年份,一亩地裂果烂果损失上千斤是常事。现在铺上膜,裂果率能控制在5%以内。”按今年行情,他种植的100亩脆李,保守估计收入60余万元。

  技术推广离不开政策的强有力支撑。据了解,巫山县将脆李防雨布等关键物资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对果农给予政策性补贴,极大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同时,巫山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组成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从选膜、铺膜时机到固定技巧,提供全程“手把手”指导,确保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文 卢先庆 肖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