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塘河古镇:老村落焕发新生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2025-04-15 16:50:5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在重庆市江津区,塘河古镇的石龙门村和硐寨村两个古村落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近年来,塘河镇通过“修旧如旧”的保护修缮、文化活态传承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传统村落既保留了浓厚的乡愁情怀,又拥抱了现代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老宅新生 政府村民共谱新篇

  作为古建筑群,石龙门庄园历经两百余年风雨,屋顶漏雨、梁柱腐朽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修缮难题,塘河镇政府创新推出了“安居型修缮”方案,由政府全额承担房屋主体修缮费用,村民只需自付10%用于厨卫改造。施工团队像“老中医”一样,精心为老宅“治病”,从周边村落收购相同年代的老建材,力求还原其原貌。如今,漫步庄园,青砖黛瓦间尽显匠心独运。

  文化活态传承 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在硐寨村,流传百年的孝道故事《安安送米》被“荔乡”宣讲队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塘河镇通过挖掘“孝善礼义”民俗文化,组建宣讲队、举办故事会,让古村落的文化血脉得以延续。同时,镇宣统委员精选本地最具代表性的五个经典故事,编排成快板书、情景剧等形式,生动展现“民俗之乡”的独特魅力。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塘河镇政府还投入200多万元,将硐寨村通往廷重祠的公路拓宽为双车道,并安装了路灯。如今,村里还推行“积分制”,鼓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宣传,人人争当古村“守护者”。

  产业赋能 荔枝树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同时,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石龙门村的百年荔枝林焕发新生。2024年,塘河镇借此机遇,举办了荔枝品鉴节,以古村落为舞台,融合非遗展示、民俗表演等元素,吸引了3万多名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此外,塘河镇还致力于打造“四大活动”和“四基地”,让古村落成为影视拍摄、美术写生的热门地。

  荔枝产业、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为塘河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村民们积极参与保护修缮、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未来,塘河古镇将继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文 张世美 程雅琦 顾佳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