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教育部语合中心“汉语桥”“教育桥梁 丝路互联”中亚校长访华团项目启动仪式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吉尔吉斯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20名中学校长、教育官员正式开启成渝教育考察之旅。
“中亚校长访华团以‘教育桥梁 丝路互联’为核心理念,通过文化考察、学术论坛、院校交流等形式,促进双方教育理念互鉴、人才共育,探索‘人工智能+国际中文教育’等前沿领域合作。”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双方以学术对话探索技术赋能路径,以院校联动共谋合作机制,携手书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新篇章。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致辞 供图 四川外国语大学
比什凯克国立大学附中校长达米尔・科诺克巴耶娃指出,“教育桥梁 丝路互联”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中亚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利共赢,更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阿卜杜拉萨卡夫中学校长阿斯兰・赞卡比洛夫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亚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为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开辟了广阔天地。他呼吁双方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中亚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中国优质的教育资源,感受中国教育的魅力与活力。
当天,与会代表依次签署了《“携手共进,共创教育新未来”倡议书》,发出了“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共育全球胜任人才”“共建师资发展平台,共享教学创新经验”“构建资源协同网络,赋能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倡议。
与会代表签署倡议书 供图 四川外国语大学
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四川外国语大学与比什凯克国立大学达成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实习基地合作共识,并举行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习基地”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现场 供图 四川外国语大学
据了解,“教育桥梁 丝路互联”中亚校长访华团由教育部语合中心指导,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该访华团将在成渝等地开展中小学访问、地域文化考察、巴蜀非遗体验等活动,并围绕教育现代化主题开展多场学术对话,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世界文明互鉴提供实践范例。(文 叶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