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大门 重庆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5-01-07 09:42:44来源:重庆日报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原标题:变身博物馆、书店、咖啡馆、民宿、火锅店 敞开大门 重庆文物建筑“活起来”

敞开大门 重庆文物建筑“活起来”

由安达森洋行旧址打造而成的重庆故宫南迁纪念馆。

敞开大门 重庆文物建筑“活起来”

由立德乐洋行仓库旧址改造成的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

敞开大门 重庆文物建筑“活起来”

由聚福洋行旧址改造成的江景火锅店。

敞开大门 重庆文物建筑“活起来”

由山城巷仁爱堂花园旧址改造成的山顶花园。(本组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在安达森洋行旧址的老房子里喝一杯咖啡、在湖广会馆的明清戏台听一曲川剧、在亚细亚公司旧址里看一场展览……走进文物建筑里品味重庆历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感受重庆文脉的新方式。

  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重庆一直在路上。

  近日,渝中区文旅委发布2024年渝中区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机会清单,包含国家级、市级、区级和未定级文物在内的12处文物建筑进入清单,公开引入社会力量加入文物保护的行列。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庆,近年来是如何探索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社会资本与文物建筑携手的效果如何?市民们对这样的“老瓶装新酒”感受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宾客盈门

  文物建筑不再大门紧闭

  1月1日上午,冬日暖阳遍洒重庆“两江四岸”,南滨路上的重庆故宫南迁纪念馆内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一边品味咖啡,一边观看展览,还有不少市民带着家人来这里感受一周一次的非遗课堂……曾经茕茕孑立的老建筑,如今内里满是欢声笑语。

  在南滨路上,这样的景致并不鲜见。

  在龙门浩老街,依托美国使馆别墅群旧址打造的既下山民宿,旺季时房价高达3000多元一晚;在下浩里,依托米市街仓库旧址打造的北欧时光家具店拥有独特的历史印记……

  一个街区,凭借一处处历史建筑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一跃成为热门景点——这一现象级案例给重庆的文物建筑保护打通了“任督二脉”。

  铜梁安居古城内,一栋栋刚修缮完成的老建筑也即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合理合法地利用历史建筑,不仅起到保护这些建筑的目的,也让这些冷冰冰的建筑焕发了新生。”安居古城运营方、安居华夏文旅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有了人的活动,建筑物才真正有了生命力。”

  安居古城积极探索古建筑的“再利用”:大夫第作为清代民居建筑群,将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转变为集古院落保护、环境治理及合理利用为一体的多功能传统院落群落。同时,古城还计划“活化”老粮站、废旧医院等老建筑,建设康养基地、新型民宿等。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当我们的视线回到重庆母城所在地渝中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

  法国仁爱堂旧址转变为深受游客欢迎的“秘境花园”、湖广会馆变身古代和现代相互融合的文旅新场景……多年来,渝中区积极推进本地文物活化利用,不断拉近文物与游客之间的距离,让文物凸显应有价值。

  在一座座老建筑焕发出新生机的背后,是重庆为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所迈出的每一步。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不仅出台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重庆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还编制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坚持以用促保,持续推进资源活化利用。

  持续“亲民”

  老建筑有了新“看”法

  “在我小时候,这些老建筑都上了锁,只能从围墙外感受它们曾经的美丽。但如今我发现,身边的老建筑一个个都敞开了大门,以千姿百态的方式‘活’在了我的身边。”家住渝中区的市民方叶说,作为一个在重庆母城居住了48年的老居民,她开心地看到,那些曾经在她心中“高不可攀”的文物建筑变得越来越“亲民”了。

  对从上海来重庆旅游的周发玉来说,一栋栋重庆城里的老建筑,才是她元旦重庆行的重点目标:“上海拥有很多老建筑,也培养了我对老建筑的兴趣,这次来重庆,我就是冲着南滨路上的开埠遗址来的。”

  周发玉说,她抵达重庆的第一站就去了由立德乐洋行仓库旧址改造成的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在开埠遗址里看开埠历史,重庆这招简直绝了。”看完陈列馆,周发玉又去了由安达森洋行旧址改造成的咖啡馆里喝咖啡、去美国使馆酒吧旧址改造而成的火锅店里吃火锅……

  和周发玉有着同样想法的外地游客不少,从贵州来的张华宇便是其中一位。“我觉得老建筑是有灵魂的,它们的美不仅仅是在外观上,还应该包括它们所承载的那段历史。”张华宇说,他发现许多重庆老建筑在活化利用的同时,都喜欢用老照片和老物件来展示重庆的城市历史,“这些举措真正为这些老建筑赋予了灵魂,让它们可以自己来‘讲’好城市故事。”

  据悉,重庆的老建筑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新“看”法——在渝中区刚刚结束的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机会清单发布会上,中英联络处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法国仁爱堂旧址、唐式遵公馆旧址4家文物管理使用单位与开放利用运营单位进行了现场签约,达成合作。

  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逐步开展,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将走进人们的视线之中,它们将在被修缮后,成为小剧场、图书馆、文创商店、民宿等活化利用的新案例。

  延续故事

  社会力量加入文保行列

  对外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机会清单,社会力量会买单吗?他们这“单”买得值吗?

  渝中区山城巷给出了答案。

  这个曾经的老街巷,早已成了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游玩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日均人流量超过两万人次。

  客流如织背后是怎样的巧思?

  山城巷改造运营项目负责人黄恒介绍,他所在的公司从2017年开始着手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改造项目,政府赋予企业15年特许经营权,企业投资约1.2亿元实施山城巷1.5万平方米传统街区的整体改造及后续运营。

  面对具有浓郁重庆地方特色、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山城巷,黄恒和团队选择对山城巷进行“微更新”改造,采用保护性修缮方式,将大部分原有建筑保存下来。新的山城巷既保留了老重庆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生活,也面向年轻人打造了多样化消费场景,让山城巷真正“活”了起来。

  另外一个答题人,是南岸区下浩里老街改造运营项目负责人王诗涵:“在利用历史建筑上,我们一直尊重在地文化,并在建筑物上做相应的文化叠加,打造消费场景,比如比利时大使馆旧址就根据建筑的历史开设了一家比利时餐馆。”

  王诗涵说,尊重历史活化文物建筑是他们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做的,只是延续这些老建筑曾经的故事,而不是改变它们的内涵。我认为只有这样的举措,才是对这些‘老伙计’真正的保护和传承。”

  据悉,根据重庆市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改革方案,到2027年,我市将力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达95%,文物博物馆A级旅游景区达到80家、接待人次占全市旅游景区总人数的10%,登记备案博物馆达150家、接待观众达4500万人次,文创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形成一批文化文物地标,基本建成中国文物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记者 李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