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万州警方破获一起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污染环境案,抓获两名污染长江沿线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
前段时间,万州警方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发现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废水排放存在异常情况,随即汇报市公安局环保总队。环保总队予以高度关注,立即指派专人联合万州警方开展实地调查。
万州区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环境安全保卫大队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对该案展开全面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并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生产废水进行规范处理,并将不达标的废水直排长江支流苎溪河。
警方立即联合环保部门对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厂区内的废水处理站总排口正在向外排放废水。警方会同环保部门当即责令该企业停止生产、终止排放行为,并对排放废水进行现场取样。后经环保部门鉴定,这些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被排入苎溪河后,最终汇入长江,导致长江沿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经查,该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废水处理站是由第三方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运维。该环保公司废水处理能力不足,于是公司负责人鹿某便动起歪脑子,指使运维人员谭某每天向苎溪河偷偷排放未达标废水,并在排放完成后利用自来水进行冲洗稀释,以此达到干扰采样水样、篡改在线监测数据的目的。
目前,犯罪嫌疑人鹿某、谭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文 陈枭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