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市大足区开幕。
开幕式现场 供图 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组委会
据悉,本次论坛将持续至8月21日,百余名国内外石窟寺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将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主题,围绕气候变化下石窟寺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石窟寺科技保护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进展、石窟寺考古与多重价值挖掘、石窟寺监测与风险管理等议题,开展富有建设性的广泛讨论。
在开幕式上,大足石刻研究院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考古与博物馆局签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交流合作。
与会嘉宾参观大足文物医院 摄影 张世美
论坛举办期间,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大足石刻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工程以及大足石刻文物医院,观看了《大足石刻》“8K”球幕影片,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保护利用新成果。
大足石刻小佛湾造像修复现场 摄影 张世美
据了解,论坛举办地重庆大足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所在地。大足石刻现有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75处共计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工作人员正在查找石刻病害 摄影 张世美
近年来,大足为推动石刻保护研究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建成了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大足石刻文物医院、数字展示中心等一批保护平台,推出了《大足石刻全集》考古报告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完成了以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为代表的一批石质文物保护示范项目。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表示,大足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契机和动力,进一步提升大足石刻保护水平,全面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赓续历史文脉,为石窟寺保护研究利用贡献大足力量。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论坛上谈到,中国石窟寺在选题、内容、造型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中国特色,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举办旨在联合国际力量,凝聚保护共识,进一步挖掘阐释石窟寺的多元价值和丰富历史内涵,保护展示独具东方魅力的艺术杰作,激发弘扬石窟寺所承载的时代精神,为保护人类智慧结晶贡献力量。(文 张世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