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联合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陆海之约”项目,共同举办了“中柬青年·同寻发展‘足’迹,共护石刻文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合影 摄影 杜佳颖
活动期间,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学生以及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一行来到重庆市大足区,实地调研了大足区的大小石刻,探访了“带领大足石刻走向世界”的“护石人”——郭相颖以及其他乡野石刻守护人,了解与传播民间石刻守护的力量和背后的故事,助力大足石刻文化遗产的保护。
郭相颖是大足石刻研究院首任馆长,也是带领大足石刻申遗成功的“护石人”。活动期间,中柬青年们来到郭相颖家中,进行了亲切交流。郭相颖的经历以及其对于文物保护、文化自信、国际交流的见解,让在场青年们获益匪浅。
中柬青年与郭相颖(右三)合影 供图 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
已经从事文物安全工作20年的大足石刻研究院安防中心负责人胡登耀向中柬青年们介绍到,目前,大足石刻的乡野石刻守护人共70余人,他们每天主要进行安全巡查、环境清理等。这些石刻守护人作为义务文保员,凭着对大足石刻文化保护的情怀,始终默默守护着这些散落在乡野间的石刻。
此外,中柬青年还前往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和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文物修复的知识,以及重庆检察机关从多方面深入开展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的探索与实践状况。
此次活动中,中柬青年以公益与文化为交流话题,通过实地调研石刻的民间保护现状、专业保护手段以及司法保护路径,探寻到在多方合力下,大足石刻保护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也加深了中柬青年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促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文 彭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