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川渝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
2021-11-12 09:39:09来源:重庆日报编辑:付意菲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川渝两省市政协委员远程联合协商建言——如何推进川渝自贸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

  近日,重庆市政协一楼会议室,川渝两省市政协远程联合协商会举行。会议主题是“助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 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以下简称“协同开放示范区”),是中央直接部署的首个跨省域自贸共建平台。高质量建设协同开放示范区,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需要四川、重庆自身的勇气和实践,也需要各方智慧助力。

  作为川渝政协联合履职的重点内容,此次协商前,两省市政协采取联合组队、自行调研等方式,赴两地自贸试验区开展调研,并赴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开展学习考察。同时,利用网络议政平台收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

  两个多小时视频连线中,川渝两地政协委员,汇集前期调研成果,聚焦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阻点、难点和痛点,建真言、献良策。

  进展

  重点领域合作全面铺开

  建设川渝自贸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是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推进的重大项目。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大金融、科技等领域开放力度,扩大港口、机场口岸开放”,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大力度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路径指引。

  在重庆市政协委员皮涛看来,建设协同开放示范区,通过统筹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可形成川渝协同对外开放发展新引擎,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川渝政协在联合调研中了解到,近两年来,川渝两地狠抓目标、领域、产业、政策、机制、时序等“六个协同”,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协同开放示范区在六大重点领域的合作,已全面铺开。”远程协商中,联合调研组负责人说。

  六大重点领域,主要包括:

  金融领域,两地联合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开展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外汇监管互认,联合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

  科技领域,签订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1+3”协议和2个清单,成立成渝地区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开通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医疗领域,共建川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深化医疗保障等10个方面合作。

  贸易领域,整合川渝优势出口资源,加强外贸平台协同、政策联动,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探索贸易促进合作新途径。

  数字经济领域,签署了“1+9”项大数据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数字基建、共建共享共用中新数据通道等九方面重点工作,合力打造数字产业高地。

  司法领域,两地自贸区法院、检察院开启司法合作共建,联合发布了《诉讼指引》和《典型案例》,促进裁判尺度统一。

  难点

  协同协作探索仍面临一些困难

  尽管川渝两地加强多领域、多层级、多部门联动,协同开放示范区探索取得多方面进展,初步形成共推“一体化”、共下“一盘棋”的协同开放局面,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两地合作涉及诸多行政单元,空间有隔、市场分割,协同协作探索仍面临一些困难。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认为,其制约因素主要是开放基础条件存在短板、资本要素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国际化营商环境还有差距、高水平创新主体和高层次创新人才较少等。

  在四川省政协委员李雨桐看来,川渝自贸试验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大致相当,存在产业结构同质化、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不足、产业政策协调机制不畅、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相比,开放基础偏弱、开放领域不宽、开放层次不深、区域开放合作不足。

  联合调研组同时认为,两地产业开放基础条件还比较弱。主要体现在两地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质量有待提升,交通基础偏弱、对外联系的密度强度和均衡度不够,金融资源配置、资本要素市场发展、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不充分,开放型经济发展、国际化服务水平和国际化营商环境还有差距,高水平创新主体和高层次创新人才较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供给不足,除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外,其余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对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吸引力不足。

  建言

  科学谋划打好开放“组合拳”

  独行快,众行远。远程协商中,川渝政协委员认为,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背景下,推动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更大的政治胆识和智慧推进改革,科学谋划首创性、差异性改革,打好开放“组合拳”,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上动真格、出实招。

  针对协同开放示范区区域布局,四川省政协常委王元勇认为,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联结点,四川与重庆自贸区需要发挥关键作用,加快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他呼吁在连接成渝的中部城市中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片区,结构上从“哑铃式”向“橄榄形”转变,加强跨区域流动;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持建设国际多式联运试验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交通运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重庆市政协委员黄伟围绕共建国际航空枢纽,建议推动川渝两地政府和民航局编制出台《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规划》,共同争取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支撑,推动航空市场主体合作发展,发起成立民航产业基金,打造产业生态圈。

  四川省政协委员杨庆龙也从两地陆水空港深化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用好中欧班列资源,推动两地陆港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共建共享海外仓、海外港口、场站设施等资源;携手泸州、宜宾等长江上游城市,建成长江水运物流体系,设立无水港,享受“启运港退税”同等政策,扩展港口腹地。同时,用好会展资源平台,共同培育成渝会展品牌集群,组建会展联盟等。

  提升产业开放合作水平,共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是四川省政协常委胡景寿和重庆市政协委员李斌共同的心声。胡景寿呼吁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民营企业助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积极作用。李斌则建言大力开发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场景,以产业协作为关键,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标杆,在更大范围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携手共建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重要支撑的迫切需要。”重庆市政协委员易小光建议深化自贸区协同改革,对接CPTPP、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争端解决机制等创新;提升国际消费平台能级,构建国际化消费场景,重点打造解放碑、春熙路等国际性商圈,布局国际消费新业态和品牌;推进扩大服务业开放综合试点,强化品牌引进,丰富消费品供给,建立国际化服务标准。

  “以产业分工为基础,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的新平台”“推进跨境服务贸易清单的协同编制工作”……协商会上,来自川渝政协的10位政协委员相继发言,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回应。

  虽隔着屏幕,但大家目标一致,直抒己见。两地政协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为助推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重庆日报记者 戴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