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场|一组“密码”告诉你,五年内重庆将发生这些大事
2021-01-22 12:09:22来源: 华龙网编辑: 付意菲责编: 冯钰颖

重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于21日上午在人民大礼堂开幕,人大代表进场前合影。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1月21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市长唐良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回顾了“十三五”期间重庆发展成绩,总结了2020年全市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取得的成果,点赞3400万重庆人“每个人都很了不起”;同时描绘了“十四五”重庆发展蓝图和开好局、起好步的实现路径。

  未来五年,重庆将发生什么改变?“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又准备怎么做?

  2021年重庆两会期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奔走在两会会场内外,寻找答案——

人大代表步入会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143”——

  顺应时代而动、结合实际而为,描绘重庆“十四五”发展蓝图

  “十四五”时期,重庆要实现怎样的发展?

  重庆社科院研究员、博士后学者杨果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重庆发展的主要目标,描绘了未来五年地方发展新蓝图——这个蓝图可以集中归纳为‘143’。”

  “1”即“一个统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

  “4”即“两中心”“两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3”即“三个作用”——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实现以上目标,重庆会变成什么样?

  报告提出,展望2035年,重庆将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重庆“三个作用”发挥更加突出,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成渝地区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杨果认为,这幅“蓝图”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中央对重庆发展的导航定向。中央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十三五”期间,中央对重庆提出了系列重要指示要求,2020年又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重庆赋予了战略使命、带来了重大机遇。“143”的顶层设计,正是重庆对中央要求的深化部署、持续落实。

  二是结合地方实际科学设计的发展路径。“一个统领”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总体目标要求,“两中心两地”是对未来发展的功能布局,“三个作用”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143”既是设计图也是施工图,相互支撑、环环相扣,为重庆“十四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对历史发展潮流的聚焦和顺应。“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将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143”的顶层设计,充分尊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

  “预期合理、定位精准、设计科学——随着这样的愿景在‘十四五’逐渐成为现实,五年后的重庆综合发展水平也将更上一层楼。”杨果说。

1月21日下午,农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们小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11”

  ——锁定重点、精准发力,开辟重庆“十四五”行动路径。

  在确定目标任务之后,重庆又要如何达成?

  报告提出,“十四五”重庆要重点推进11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统筹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统筹发展与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这11个方面的工作,事实上就是‘十四五’重庆的行动方案和实战路径。”重庆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永恒表示:

  首先,论及了“十四五”地方改革发展的重点。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等目标,既是贯彻中央要求和国家战略的使命体现,也是地方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和突破口。

  其次,也包括了地方发展必须破除的难点。比如,统筹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就是基于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市情而提出的。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就是基于疫情防控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环境提出的,是对中央相关指示精神和统一部署的聚焦。

  同时,还指明了“十四五”聚集发展动能的突破口。比如,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放在11项工作的首位,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充分表明,在“十四五”时期,我们既要贯彻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也要奋力补上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活力不够、创新体制机制亟待提升、一些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等短板。

  “紧贴目标任务,紧扣重庆实际——我相信,随着这11项工作不断深入,‘十四五’地方发展蓝图一定能变成现实。”张永恒说。

工商联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杨远伦在小组讨论上发言。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10”

  ——扬长补短、提升“内功”,打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这一年,重庆如何让“十四五”开好局?

  对此,报告提出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这个GDP预期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邓凌表示,“这样的预期,是2021年重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量化目标。”

  为实现这个预期,报告提出2021年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这十个方面的重点,既是重庆2021年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的工作抓手,也是全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的实践载体。”邓凌说,当前,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深度衰退风险和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机遇一同涌现。重庆要战胜挑战、把握机遇,既需要补齐“短板”,也必须延伸“长板”,在缩小劣势的同时,不断凝聚优势、提升“内功”。

  “从2021年提出的十项重点工作来看,不管是加强创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还是内陆开放、乡村振兴,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相信通过‘扬长补短’,重庆‘十四五’一定能开好局、起好步。”邓凌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陆睿 佘振芳 黄宇 李华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