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内陆山城到全球消费新高地 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交出高分答卷
现代化新重庆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长江之滨,活力奔涌。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4年来,重庆积极承担国家使命,持续推动消费升级与城市焕新:老厂房转型为文创地标,首店经济激发市场活力,无人机灯光秀点亮夜空,国际活动链接全球资源,正逐步崛起为西部乃至国际特色消费目的地。
在这4年间,重庆以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实现了从“区域消费中心”向“全球消费版图重要节点”的跨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市社会零售总额突破83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引进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倍,连续4年蝉联“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如今,两江四岸商圈焕新,夜经济繁荣活跃,消费环境不断优化。重庆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政策引领度等方面全面提升,正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年”中交出高分答卷,向世界展示其蓬勃的消费新活力。
首发经济引领
国际品牌汇聚山城
重庆因产业而兴、因时尚而红。近年来,重庆以发展“首发经济”为突破口,打造城市营销大秀场,吸引国际名品优品来渝首发新品、首开新店。
2025年盛夏,重庆万象城迎来法国奢侈品牌Maison Margiela西南首店,其全品类精品店开业的当日,便吸引数百名消费者排队体验。同一时期,MUJI西南最大旗舰店在观音桥北城天街揭幕,单日销售额突破百万元。这些国际品牌的“抢滩登陆”,正是重庆发力“首发经济”的缩影。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2200个;今年上半年引进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
创新商业形态也不断涌现。位于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内的首个集装箱商业体——集盒岛已基本完工,预计9月中旬试营业。该项目采用围合与错落搭接的设计,打造出高效实用、富有趣味的商业空间,为年轻人提供“小而美”的休闲消费场所,有望成为重庆又一独具特色的消费新地标。
重庆还依托山水地形,创新打造“云端天台”“惬意江岸”“防空洞穴”等100个“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场景,戴家巷、十八梯、山城巷等“后街支巷”项目成为展示巴渝文化的重要窗口。
夜经济焕发活力
山水之城点亮全球视野
当夜幕降临,重庆这座“8D魔幻都市”切换至另一个维度:洪崖洞吊脚楼群在暖黄灯光下勾勒出动画般的奇幻轮廓,南滨路沿江餐饮酒吧霓虹闪烁。
自今年4月19日起,每周六和重大节假日,5000架无人机以光影变幻出不同的造型,点亮山城夜空。这是“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已成为重庆夜经济的标志性景观。
“虽然无人机表演仅20分钟,但它拉动的‘消费窗口’可持续至深夜。”龙门浩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表演带动下,龙门浩老街消费业态日益丰富,越来越多游客从“打卡即走”转为深度体验。
与此同时,重庆还以消费载体提质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品质商圈建设和特色商业街区更新打造,构建联通内外、贯通城乡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位于南岸区的南滨C湾,这条8公里长的国际消费带,已成为重庆夜间经济复苏的亮丽名片。2025年春节期间,南滨路沿线监测企业销售额达4亿元,同比增长14.7%。
而于今年夏季推出的“2025不夜南滨生活节”将南滨路创意性地打造为“南冰路”,通过大型“冰感工厂”互动区、城市音乐会和潮流市集等活动,融合“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消费场景。
南岸区依托南滨路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构建“夜味、夜玩、夜购、夜赏、夜养”的消费生态,正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
重庆的夜经济不止于传统餐饮购物,还在持续拓展创新场景。万盛经开区推出“健康潮汐夜市”,设立西医、中医义诊区,药食同源展示与人工智能医疗体验区,为避暑市民和游客提供多样健康服务。
目前,全市已建成248个夜间经济集聚区,连续4年位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磁器口、较场口夜市、鎏嘉码头、龙门浩老街等一批示范街区远近闻名,“不夜重庆”的声誉持续提升。
消费环境优化
国际消费便利度大幅提升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需要硬设施的升级,更需要软环境的优化。4年来,重庆通过多项举措,显著提升了消费环境吸引力。
离境退税服务的优化是吸引境外消费的重要措施。近日,重庆首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正式启用。在解放碑、朝天门、万象城3个离境退税特色街区,设立了首批3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8月15日,一位俄罗斯旅客在重庆万象城购买了近6万元的商品,并在商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办理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手续,当场获得5200余元退税款。
次日,他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离境时,凭重庆方面开具的退税申请单和发票等材料,顺利通过口岸验核。这标志着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川渝通办首单成功落地。
“从此前境外旅客出海关离境后方可拿到退税款,到如今在商店即时拿到税款,这项服务让外籍人士在华购物体验更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魏翔看来,消费便捷度正直接转化为消费黏性,形成“消费—退税—再消费”闭环。
过境免签政策的放宽也为重庆带来新机遇。自去年12月17日起,来自55个国家的旅客经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可享受240小时过境免签,最长停留期10天。
今年上半年,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渝进蓉出”“蓉进渝出”的旅客增长近1倍。全市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7.2%,入境游客花费预计同比增长90.2%。
在支付服务方面,重庆已构建起“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的多元化支付体系。重点商圈、景区和交通枢纽已基本实现多种支付方式全覆盖,重点商圈和景区外卡受理覆盖率超90%。
4年间,重庆实现了从区域消费中心向全球消费重要节点的跨越。从老厂房改造的工业风空间到科技感的无人机夜空大秀,从首店经济的国际风貌到防空洞火锅的本土烟火,重庆将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以“国际范+巴渝味”的独特路径,正稳步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目的地。
杨雪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