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作笺 文旅为墨 重庆巫山平河乡“挥毫泼墨”绘就乡村振兴长卷
2025-08-29 13:23:5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记者 田渝兵):自今年7月9日,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燕子村五里坡大峡谷漂流项目营业以来,一举成为今年重庆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新热点。当地村民也各显其能,开民宿、搞采摘、养野山鸡,趁着这股乡村旅游的东风,纷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路”。

  据统计,截至目前,平河乡全乡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12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07万元,走出了一条以“1+3+2”集体经济模式为支撑、以乡风建设为底色、以文旅发展为引擎,群众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实践之路。

山水作笺 文旅为墨 重庆巫山平河乡“挥毫泼墨”绘就乡村振兴长卷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829124849

起阳村蔬菜大棚 供图 平河乡政府

  “昼夜双漂”漂出了乡村文旅新品牌

  近年来,平河乡依托特有的自然资源与优美的乡村环境,系统梳理峡谷、瀑布、溪水、原始森林等4大类13项核心资源,推动文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创新构建“日览山水画卷、夜赏星河灯影”的“昼夜双漂”五里坡大峡谷漂流项目。

山水作笺 文旅为墨 重庆巫山平河乡“挥毫泼墨”绘就乡村振兴长卷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829124852

“九门洞小院”全景 供图 平河乡政府

  业态创新上,平河乡以“九门洞小院”为试点,结合集体经济农旅服务路径,打造院落式农旅综合体,增设农耕体验区(由集体合作社提供农具与作物)、水上乐园、特色市集(销售集体种植的农产品),新增农家乐17家、民宿13家,塑造“院落即景区、生活即体验”的“庭院旅游”新模式;推出“8公里五里坡大峡谷观光带”,串联瀑布、峡谷、生物多样性研学资源,打造原生秘境游览线路;创新打造五里坡大峡谷“昼夜双漂”项目。该项目运营以来,累计售票超10000张,门票收入达38万元,形成“文旅带动集体增收、集体支撑文旅升级”的良性循环。

  品牌推广上,平河乡采用“线上引流+线下导流”双轮驱动,线上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巫山信息网,通过抖音、公众号发布宣传内容1000余条,获中央及市内外主流媒体报道,浏览量超6000万次;线下承接单位团建、学生研学等活动20余场,并成功承办渝网盟2025年互联网大会,邀请30余家企业实地考察,进一步打响“平河旅游”品牌。

  集体经济破局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为破解乡村发展资源分散、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平河乡创新探索“1+3+2”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以“村集体主导”为核心,联动“特色种植、农旅服务、资源盘活”三大路径,明确旅游、特色农业两条发展主线,倾力打造“一河一区两片”产业示范引擎。一河为以平定河为中轴的精品旅游度假路线;一区为以积极融入“泛下庄”片区建设为引领的发展思路;两片则指以柑橘、脆李、蔬菜为主体的低山产业示范片和以魔芋、中药材为主体的高山产业示范片。

山水作笺 文旅为墨 重庆巫山平河乡“挥毫泼墨”绘就乡村振兴长卷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829124855

村民采摘脆李 供图 平河乡政府

  “以前自家土地零散,种庄稼收入没保障,现在建起了现代化蔬菜大棚,还能稳拿分红,日子踏实多了。”起阳村3社村民刘广云笑着说。会木工的他还负责起修缮大棚的工作,能拿到200元/日的工费。据该村支书毛连菊介绍,起阳村目前已建成130亩现代化蔬菜大棚并高效运行,大棚种植有苹果丝瓜、圣女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均产值超5万元。下一步,起阳村将创新“农业+旅游”模式,规划建设“四季鲜果采摘园”,配套开发“采摘+科普”产业链,丰富农事体验。

  平河乡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邓林军表示,平河乡将逐步形成多元化种植矩阵,同步发展柑橘2000亩、核桃3000亩、中药材1000亩、魔芋500亩等绿色产业,同时推进养殖业。目前,全乡生猪存栏3500头、肉羊1100只、肉牛170头、龙潭七彩野山鸡超10000只,“鲢鱼+生态鸭”水产养殖项目落地投用。一季度,平河乡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71元,同比增长6.48%,增速排全县第3名。

  乡风与环境齐抓 擦亮乡村“颜值”与“内涵”

  在集体经济夯实基础的同时,平河乡同步推进乡风治理与环境整治,让乡村既有“经济活力”,更有“宜居魅力”。

  基层治理中,平河乡深化“141”基层智治平台与“小院家”院落微治理平台应用,累计搭建103个“小院”治理单元,高效办结网格任务10871件、闭环处置网格事件860件,实现“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乡里推行“积分制”管理,运用“看、摸、问、闻、访” 五步工作法动态评选清洁文明户19户,创新“积分换绿植·文明挂灯笼”激励机制,发放绿植、灯笼等美化奖品142件,让“共建共治”成为村民共识。

  环境整治方面,平河乡扎实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站、垃圾池,配备垃圾桶;改造污水管网2.5公里,惠及326户居民;完成改厕、配建公厕,目前全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如今,走进平河乡,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庭院、点缀其间的绿植灯笼,勾勒出一幅“村美、人和”的宜居画卷。

  平河乡乡长王祥学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1+3+2’集体经济模式,优化文旅业态与乡风治理,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全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巴渝和美乡村新画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