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悦消费”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5-08-28 09:36:03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周利宏责编:周利宏

  原标题:上半年全市社零总额突破8300亿元领跑全国 重庆“渝悦消费”影响力不断扩大

  数读>>>

  今年上半年,全市社零总额超8300亿元、增长4.5%,总量持续增长,成为国内“消费第一城”

  8月27日,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四周年新闻发布会,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社零总额超8300亿元、增长4.5%,总量持续增长,成为国内“消费第一城”。

  以“山水”绘就美如诗画的“巴渝新消费”崭新蓝图,用“新韵”赋能国际范、巴渝味的消费新地标、新场景,“爱尚重庆·渝悦消费”影响力不断扩大。

  国际品牌与本土特色双轮驱动

  重庆因产业而兴、因时尚而红。重庆市的消费升级之路,选择了国际品牌与本土特色双轮驱动的独特路径。

  近年来,重庆市深入实施消费品牌拓展行动,全面提升重庆消费“国际范”品质能级。

  聚力发展“首发经济”,打造城市营销大秀场,吸引国际名品优品来渝首发新品、首开新店。截至目前,重庆市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2200个;今年上半年引进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

  聚力发展“品牌经济”,发挥重庆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品牌,持续开展“渝车出海”专项行动,培育“汽车消费第一城”,2024年“重庆造”汽车出口额增长超30%。

  聚力发展“文化经济”,以“渝派匠心”老字号、非遗为魂,打造“文化丰富、技艺传承、寓意美好”的“渝伴礼”品牌,围绕“重庆味道、重庆艺创、重庆精造”三大品类,携手谭木匠、荣昌陶、大足石雕等60余款特色产品“抱团发展”“焕发新生”,2024年老字号、非遗年营业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

  政策创新打造消费便利环境

  重庆在国际消费环境建设上的政策创新,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18年3月,重庆市开始实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2024年1月又试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今年4月,又进一步优化了离境退税政策,4月以来,重庆新增了100多家离境退税商店,目前总数达到208家。其中“即买即退”商店新增7家,达到10家。

  扩容方面,重庆市积极引导本地名优特产企业、老字号品牌企业申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增强重庆好物的国际吸引力。重庆市还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模式。

  此外,重庆市实现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川渝通办。围绕川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今年7月,重庆市税务局携手四川省税务局试点,境外旅客在川渝任一城市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购物退税后,可自行选择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离境,完成退税验核。

  商文旅体融合激活消费新场景

  重庆通过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打造出一批具有巴渝特色的消费新空间。

  近年来,重庆市全面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做优“引客入渝”、做强“消费留客”。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6%,国内游客花费同比增长11.9%;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7.2%,入境游客花费预计同比增长90.2%。文旅消费已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

  在体育拉动消费方面,今年以来,重庆各区县积极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等主题的体育赛事促消费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体育促消费活动179场次,间接拉动消费29亿元。

  同时,重庆市增加体育消费新供给,激活大型赛事消费新活力,充分释放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带动效应。世预赛期间,中心城区开展体育赛事促消费活动142场,引流542万人次,间接拉动消费23亿元;2025重庆马拉松期间,举办第三届重马消费月,推出近100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活动,参与商家超过2000家,接待游客511万人次,拉动消费36亿元,同比增长5.71%;刀郎演唱会期间,巴南区开展体育赛事促消费活动12场次,引流40万人次,间接拉动消费超2亿元。

  另外,重庆市还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赛事经济取得新进展。各区县结合优良的自然禀赋,培育户外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和数字体育经济,将其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全市举办区县级以上体育赛事共789场次,176万人次参赛,间接拉动消费达117亿元。(记者 周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