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2025-08-13 09:45:17来源:重庆日报编辑:周利宏责编:周利宏

  8月12日,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媒体来渝开展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7家中央媒体的100余名记者,将在渝开展为期5天的深度调研采访。记者们将走进多个区县的车间工厂和田间地头,“零距离”报道我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尤其是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经验做法。

  在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市发改委等4个市级部门对我市近年坚持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做法及特点作了介绍。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系列进展,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6%的经济增长,全市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左右。当前重庆推动绿色发展呈现7个特点:持续发力筑牢绿色发展空间格局,有力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稳扎稳打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积极作为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纵深推动形成绿色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久久为功构建绿色转型支撑保障体系,多方引导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建立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重庆持续擦亮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介绍,近年重庆持续推动产业结构“攀高向新”,一方面坚持在扩大增量上做“加法”,加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坚持在消纳存量上做“减法”,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规模,目前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压减至2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约5个百分点。

  重庆还在工业领域实施“降碳、减污、增效”协同并进,目前已为700余家企业开展节能服务,对100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监察,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000余个,改造设备近4万台(套),推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36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36项、节能环保及新能源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47项,带动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健全,资源循环利用稳步提升。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围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发展要求,近年重庆全面锚固绿色发展安全底线,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初见成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布局城市绿色空间,积极鼓励绿色出行,各项推动绿色发展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近年重庆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打造城乡风貌整体大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5个方面均取得新成效。

  “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的使命和担当。”采访团成员,工人日报记者部驻重庆站站长李国说,期待通过此次采访“感知绿色新生活、感知美丽新重庆、感知绿色新发展”,并通过对重庆推动全面绿色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入报道,更好地向公众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通过持续践行‘两山’理念,掘金绿色经济,重庆正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采访团成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记者罗宏进表示,重庆推动绿色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带动越来越多的绿色行业领域“微场景”与“大场景”形成同频共振,并为国内其他地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绿色路径”。(记者 夏元 见习记者 董存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