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位于重庆渝北区的松龙国际小区内,一场主题为“感恩五载 共筑未来”的5周年业主盛典圆满落下帷幕。活动现场,社区代表和万科物业代表携手业主,共同为小区庆生,勾勒三方共建、邻里共融的美好画卷。
入驻5年来,从老旧设施的维护迭代到绿化景观的细致呵护,从智能科技的融入到社区文化的共建共创,每一个细微处的改变与提升,都体现了万科物业对品质服务的追求。他们用真诚执笔,书写了这个约十年住区“逆龄生长”的幸福故事。
“业主专属盛典+社区活动” 营造友好睦邻氛围
下午,小区5周年业主庆典在文艺汇演中拉开帷幕。摆手舞、独唱、非洲鼓演奏……充满民族风情的歌舞、民乐演奏等数个精彩节目纷纷登场,赢得了阵阵喝彩与掌声。据了解,当天所有节目均为小区业主和物业共同编排和演出,幸福家园共建共享在此刻成为现实写照。
“坝坝宴”现场 供图 万科物业
现场,由物业邀请专业团队烹制的40桌“坝坝宴”成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贡菜小肚丝、芋儿烧鸡、干烧鲫鱼……琳琅满目的美食兼顾了营养与重庆特色,还为“一老一小”群体定制了美味又健康的清淡饮食。活动中,物业团队和业主共同回忆5年来的点滴美好,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家园氛围。
2020年1月,万科物业的服务团队正式进驻松龙国际小区。“当时,小区500余户业主已全部入住,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小区物业负责人敖小丽介绍,如何丰富业主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物业团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艺汇演现场 供图 万科物业
5年间,除了一年一度的大型社区活动朴里节外,物业团队每月都会举办常态化社区活动,例如晒被节、星空电影节等,以及现场磨刀、地垫清洗、理发等便民服务,从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到提升生活品质的多维度举措,为小区业主带去便捷与温暖。
“园区改造升级+多方共建” 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为小区“翻新换装”是万科物业进驻后的重要工作。入驻后,物业团队相继完成了园区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外立面排险等安全工程,还全面铺设草皮治理绿化区斑驳,升级了小区园林景观绿化,实现了园区的优化布局。小区内的井盖,万科物业也进行了涂鸦式翻新,增加园区观赏性。
小区翻新的井盖 供图 万科物业
设备房作为小区硬件管理的核心,背后的专业日常维护与安全运行是物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好的小区面子要光鲜,里子也要健康。”敖小丽说,物业团队对小区设备房进行了全面排查和维养,及时消除风险及隐患,确保设施设备高效、安全运转,使设施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营状态,从而延长建筑物和设备使用寿命。
在小区内的“共享花园”,业主陈阿姨正在为月季花浇水锄草:“管家买的种子已经开花了,经常来看看,心情更好了。”和业主共同完成小区美化,与社区、业主共同打造更多公共空间场景,是万科物业在松龙国际小区实践多方共建共创的成果之一。这一模式不仅强调业主、社区、物业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合作,更能提升“邻聚力”和业主的参与度、幸福感。例如业主活动室,万科物业主动提供空置场所,社区添置桌椅设施,真正做到将闲置空间完善利用,为业主生活添彩。
“智慧化+非常规”服务 让业主关爱有支撑
回家有“黑猫系列”把关,物业缴费、补办门禁卡等事务有“智慧物业服务机凤梨一号”助力,已成为松龙国际业主们数智化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依托万科物业自行研发的“黑猫一号”智能门禁系统,业主只需授权就能“刷脸”快速进出小区出入口、单元楼栋等主要场所。社区智慧通行全新升级后,还能提供访客登记、陌生人识别、刷脸开门等多项服务,让业主真正体验到“一张脸通行、一部手机通行、一张卡通行”的全场景智能通行。
在松龙国际物业服务中心,业主李爷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首次尝试使用智能终端机领取门禁卡。作为万科物业自主研发的物业服务终端机,“凤梨一号”可办理物业缴费、装修备案、停车费缴纳储值等20多种常见业务,并根据适老需求,设置“在线客服”,能够7x24小时远程为业主指导操作,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助力物业服务中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边界,真正实现24小时服务。
在非常规服务领域,万科物业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入驻5年来,物业为松龙国际小区独居老人建立了台账,除了记录他们生活习惯、用药史、紧急联系人等详细数据外,还通过定期陪伴、过年上门探望、生病买药等方式给予他们细致、耐心的温暖陪伴,用实际行动为业主构建了安心、暖心的居住环境。
令小区物业驻场经理冯丽娜印象深刻的是,小区里有一位患病的小业主需经常到医院检查。于是,物业安全员就每天上门背他进出,近两年的时间里从不间断。万科物业以贴心、周到的服务,迅速响应每一位业主的需求,让社区友邻和睦,居住安心放心。
对松龙国际的业主而言,5年,不仅是1800余天的社区记忆,也实现了与万科物业从“乍见之欢”到“长情不倦”的双向奔赴。未来,万科物业将继续用美好服务以外的更多惊喜,守护家园的岁月悠长。(文 叶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