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精心设计的“营业执照年审”骗局,在重庆渝北区反诈中心和黄泥塝派出所民警的“组合式”紧急劝阻下,最终化险为夷。
4月底,商户张女士在网上偶然浏览到一条“营业执照年审”信息。考虑到自己商铺的营业执照确实临近年审期限,出于对经营的重视,张女士没有多想,便登记了自己的QQ号、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很快,“年审专员”主动联系张女士,要求其下载指定APP,并以“年报费用”为由收取400元。在对方引导下,张女士连续绑定了名下的多张银行卡。
骗局并未就此结束。就在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进一步操作名下400万元定期存单时,渝北区反诈中心通过预警系统检测到张女士正在处于电信网络诈骗高危状态,疑似与诈骗分子长时间通话。反诈民警在第一时间拨通了张女士的电话,劝阻其停止进一步操作。这句急切的提醒,也让张女士随即提高了警惕,果断挂断骗子的电话。
与此同时,黄泥塝派出所民警也联动社区网格员联系上张女士,开展面对面劝阻。“一旦资金被对方转出便难以追回,增强自身反诈意识,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关键‘防火墙’。”民警一番详细地讲解,让张女士彻底意识到自己经历了一场骗局。为确保资金安全,民警陪同张女士前往银行核实银行卡余额,并办理银行卡挂失手续,及时避免了财产损失。(渝北区公安分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