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农业之变:“酉阳800”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2025-04-22 18:05: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聚焦促进群众增收这一目标任务,重庆市酉阳县立足资源优势,突出“高山、生态、有机、绿色、安全、健康”等核心要素,打好“生态牌”,突出差异化,全力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坚持“原生态”生产、“高品质”加工、“好口碑”销售,以品牌引领构建覆盖全县域、全品类的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找到了山区农业产业困境逆袭的路径和实现产业富民的新密码。数据显示,2024年“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21.8亿元。

  “酉阳800”带动酉阳物产抱团闯市场

  酉阳地处神秘的北纬28°黄金线,森林覆盖率达64.5%,年平均气温15.2℃,平均海拔800米。显著的立体气候,不仅孕育出了多样的生态资源,也筑牢了酉阳传统农业大县的发展基石。

  好山好水好生态的酉阳,孕育出多样化的高山优质生态农副产品,如花田乡何家岩村的“贡米”、宜居乡的“贡茶”。但由于各种原因,“贡茶”“贡米”在外名气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如何把分散的资源统筹起来,推动山地农业从“望天田”到“科技园”、从“提篮小卖”到“云端订单”深层变革,让生态资源加速变现,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摆在酉阳面前的重大课题。

重庆酉阳农业之变④:“酉阳800”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2161703

花田乡梯田风光 供图 酉阳县委宣传部

  找准“山的价值”,用好“绿的优势”,作为强县富民现代化的最新探索,2023年3月21日,“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发布,带领酉阳好物抱团闯市场。品牌一经发布,茶、米、油、蜜、青蒿、酵素等“拳头产品”迅速火爆出圈。

  在品牌带动下,如今,依托“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酉阳涉农市场主体通过纵向延伸、横向融合,已构建起国资国企示范、龙头企业引领、小微企业参与的产业联合体,传统农业实现“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产业重构。不仅如此,酉阳还面向有机耕作者和农业生产个体,成立“酉阳800”生态农人联盟,倡导“有机耕作、绿色生产”,联接带动分散的小农户,探索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全域一盘棋的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

  据统计,通过品牌聚合,“酉阳800”已授权品牌使用企业68家,开发系列产品50类353款,促进全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科技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作为“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主推产品之一,酉阳油茶最早的栽种历史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

  在泔溪镇太平村油茶苗培育基地,一排智慧大棚引人注目。“基地2300余亩,规模、技术力量、智能化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武陵山油茶研究院院长程华介绍,2019年以来,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以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为首的专家技术团队,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标准化精准管理,开展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致力于培育出适宜武陵山区的地方品种。目前,已实现年育苗2000万株,年种苗销售达6085万元。

重庆酉阳农业之变④:“酉阳800”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2161706

村民在酉阳县龙潭镇柏香村的油茶苗圃基地务农 供图 酉阳县委宣传部

  当前,以“酉阳800”为品牌引领,酉阳已建立起以油茶产业为主,有机稻、茶叶等为辅,其他特色产业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县农业产业基地达140万亩,其中油茶36.3万亩、茶叶9.6万亩、有机稻26万亩,培育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4650家。

  未来,“酉阳800”还将不断完善直供基地建设、质量标准、安全监管、认证与检验检测、产品溯源、准入退出、品牌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十大体系,让“酉阳800”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

  酉阳县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冉玉峰坦言:“过去两年多的实践证明,通过持续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内涵更加丰富、‘筋骨’更加强壮、运转更加高效、能量有效释放,已经成为酉阳全域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和县域经济的新引擎。酉阳将积极融入全市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进一步夯实‘酉阳800’品牌底座,加快形成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全力推动酉阳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文 肖红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