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用3年时间实现巴渝实践站区县全覆盖
2025-03-28 10:04:49来源:重庆日报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原标题: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施工指引”来了 重庆将用3年时间实现巴渝实践站区县全覆盖

  位于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入口处,一面红墙上贴着几张老邮票和一个大信封,墙根设置了一个绿色邮筒,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这个地标的创意源于1953年建设厂“一号信箱”,承载着老职工们的集体记忆,如今则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的载体。

  截至2024年,该实践站通过“一号信箱”已累计处理居民建议千余条,办结率超98%,解决了电梯维修、停车位增设、景观池改造等民生问题。

  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只是重庆打造特色“基层单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布局,巴渝实践站建设按下“快进键”。

  3月26日,重庆市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负责人通报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建设指引》规划安排,重庆将用3年时间打造38个以上集成式标志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以下简称巴渝实践站),实现全市区县全覆盖。

  在代表家站点基础上融合各基层民主平台

  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围绕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市域实践新范例,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探索和实践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我市已设立3个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38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和2个市级立法联系点,实现区县全覆盖。出台推动全市代表家站点迭代升级指导意见,对1.1万余个代表家站点进行有计划、分批次升级打造。同时,各区县人大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代表活动方式,打造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特别是把代表家站点融入“141”基层智治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人大工作特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党建统领,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以加强制度建设、升级平台载体、强化数字赋能、坚持系统集成为着力点,细化功能定位、打造标准,依托代表家站点,融合各类基层民主平台,分阶段谋划构建基层单元矩阵体系。“形成集成式标志性成果,推动打造更加丰富、更具生机、更有活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

  分三个阶段推进巴渝实践站建设

  按照“实事求是、合理布局、突出实效”原则,巴渝实践站建设将分三个阶段推进。

  2025年4月底前,3个以上集成式标志性巴渝实践站将建成投用,同时迭代完善600个代表家站点。2025年底前,全市集成式标志性巴渝实践站数量将增至15个以上,全面迭代完善代表家站点。2027年底前,累计建成38个以上集成式标志性巴渝实践站,全市区县将实现全覆盖,同时全市代表家站点全面实现迭代完善。

  按照市级统筹指导、条线专业主建、区县分级负责的原则,线上线下同步建设和管理巴渝实践站,形成“市级数智总站—区县实践中心—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实践站”三级架构,与其他各具特色的基层单元共同构成我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矩阵体系。

  建设过程中,市人大将同步开发数字应用场景,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数智总站”,依托“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在“线上代表家站点”场景建设巴渝实践站功能模块,同时嵌入“数智立法”“预算联网监督”等场景,构建多跨协同、贯通融合的开放式综合应用场景,推动与基层智治体系互促融合,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注入智慧基因。

  建设基层民主阵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按照建设指引要求,巴渝实践站定位为基层民主的“四合一”平台。作为基层民主选举的重要阵地,将结合2026年县乡人大换届选举,试点承担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选举投票等功能。

  在桥梁纽带作用方面,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将编组进站,群众可扫代表码向直接选举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反映问题,经乡镇(街道)的巴渝实践站管理调度站(代表之家)定期汇集,研究形成闭会代表建议或者代表情况反映,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参加闭会活动及时转化成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巴渝实践站将成为民意表达渠道,探索国家机关进站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机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探索建立人大工作尤其是民生领域重要事项和重大监督项目下沉巴渝实践站征求民意机制,丰富扩大人民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形式和渠道。

  此外,巴渝实践站还将发挥民主展示窗口作用,通过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打造特色站点,开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体展览室、数字展示厅,让人民群众沉浸式走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直观地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作用。

  随着巴渝实践站建设在重庆全域铺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在重庆基层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记者 王亚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