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管理局的执法人员根据检查计划对重庆某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了“综合查一次”跨部门联合检查。3名执法人员分别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移动端主动扫描了该企业的“企业码”。
执法人员通过扫描“企业码”开展现场检查 供图 重庆市司法局
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 供图 重庆市司法局
据悉,“企业码”是重庆市司法局依托市经济信息委开发的“渝企码”生成,让执法人员扫码即可获取检查任务、检查内容和历史执法数据,实现检查内容“一码明晰”、企业情况“一码掌握”、重复检查“一码预警”。
重庆某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表示:“以前最怕重复检查,现在有了‘企业码’,检查更加规范透明,我们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
“企业码”不仅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也方便了执法人员。“以前开展检查,要带一堆纸质材料。现在扫个码,企业信息一目了然,方便多了。同时,检查企业前必须先扫码,也杜绝了随便入企检查。”执法人员丁雪飞对“扫码入企”带来的便捷赞不绝口。
在开展行政检查同时,江北区经济信息委还统筹安排服务企业专员做好惠企政策宣传,了解企业所需,解决发展问题。
在渝中区洪崖洞景区,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朝天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归集到的信用评价,随机抽取了一家餐饮企业开展“扫码入企”现场检查,通过信用评价指导行政执法,开展精准靶向的分级分类监管。
据了解,目前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江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綦江区、云阳县等11个区县均开展了“扫码入企”现场检查。
重庆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重庆市还将加快部署使用“执法码”,通过“企业码”和“执法码”两码互核,实现入企现场检查可追溯监督。未来还将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实现涉企行政检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评价机制,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文 黄楚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