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重庆公安紧扣本地实际,以诚挚之心感知民情,全力办好关乎群众急难困苦的桩桩小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与坚定支持。
有“警”无险 璧山公安成功营救落水男子
3月8日,有群众向璧山区公安局报警,称璧城街道沿河东路北段有人落水。接警后,虹桥警务站民警张力与特警虹桥快处冲锋车组队员王辉、程维君、廖鑫杰、甘晓亮火速赶赴现场。
眼见落水男子已体力不支、浑身瘫软,头部在水中时沉时浮,情况不容乐观,水性较好的特警队员王辉立即脱掉外套,纵身跳入河内。到达落水男子身边,王辉抬高男子头部让其得以呼吸,再缓慢托起男子身体向岸边游去。民警张力见状,迅速下到河岸接应。
在路面特警队员与消防队员的紧密配合下,落水者被稳稳抬离水面。看着男子被救上岸,围观群众纷纷为公安、消防的快速救援点赞。
巫山多部门联动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3月8日,巫山县公安局携手多家单位掀起反诈宣传热潮,为全县女性同胞送上别样“守护礼”。
线下,民警针对冒充客服、刷单、虚假投资理财等高发诈骗类型,结合本地真实案例,详细剖析骗子的狡猾手段,向女性同胞们敲响警钟,提醒大家务必提高警惕。此外,民警还手把手指导大家关闭“境外来电服务”,从源头阻断诈骗电话。
线上同样热闹非凡,各派出所积极组织辖区群众观看了市公安局开展的“守护‘她’安全 反诈不被骗”直播活动。
垫江民警走村入户送安全 筑牢乡村平安路
“平时骑电动车、三轮车出门,一定要记得戴上头盔,关键时刻能保命!”近日,垫江民警走村入户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20余个村社,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意识。
活动中,民警着重介绍了当前正在集中开展的二、三轮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详细讲解了摩托车超员、超载、不戴安全头盔的危害。
下一步,垫江县公安局将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为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驾护航,让安全出行的理念在每一位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渝北民警紧急救助醉酒摔伤群众
近日,渝北区公安分局两路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称一男子躺在梯步上无法动弹,口角有鲜血流出并伴随呻吟的声音,情况十分危急。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在等待医护人员的同时,民警反复呼叫,唤醒了昏迷中的男子。经核实,该男子是因醉酒不慎滑倒,导致嘴角、手臂以及腿部等软组织大面积擦伤。
120赶到现场后,民警和热心群众协助医生将男子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因救助及时,男子身体已无大碍。
两江新区:警民携手物归原主
近日,两名小学生在两江新区金州小学附近小卖部捡到一个装有现金的钱包,并将其交给了正在学校门口执勤的两江公安交巡警。次日上午,一名家长焦急地来到学校门口,向执勤民警打听是否有人捡到钱包。民警通过仔细核对,确认了失主。
事后,失主与民警专程来到金州小学,为两名小学生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肯定他们拾金不昧、热心助人的品质。学校也通过校园广播公开表扬,号召全体学生学习这种新时代好少年的担当精神。
大足区西街社区“警网融合” 老城区绽放“智治”新颜
近日,大足区西街社区凭借“警网融合”创新治理,成功将老城区基层治理推向新高度,实现了治安水平显著提升。
西街社区作为大足区“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改革的首批试点,构建了“政警民”协同治理网络。社区民警李东与网格员、环卫工、商户、外卖员等106名“警务团”成员紧密联动,形成治安防控合力。2024年,西街社区通过“警务团”联动处置网格事件2500余件,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42.3%,典型诈骗案件减少52.8%。
“警网融合”不仅改变了治理模式,更重塑了治理逻辑,从单兵作战到体系作战,实现了治安要素的精准掌控。同时,网格员在调解矛盾时也得到了民警的即时执法支撑,形成了治理闭环。
此外,西街社区警务室创新推出“喝茶说事”工作法,将警务服务、社区治理与便民服务融为一体。通过“反诈茶话会”等活动,警务室已化解多起邻里纠纷,成为警民共治的实体化平台。
目前,西街社区正积极打造“15分钟平安服务圈”,让警务服务更加有力且温暖人心。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江津民警赵佳荣获全市社区民警技能比武三等奖
3月5日,江津区公安局圣泉派出所社区民警赵佳在重庆市公安局举办的全市社区民警先进典型选树技能比武决赛中荣获三等奖,总成绩排名第五,展现了基层民警的卓越风采。同时,江津区公安局荣获集体三等奖。
据了解,赵佳所驻的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面临诸多挑战。经过深入思考和探索,赵佳提出“五步管理法”,并成立“海惠义警巡逻队”,形成“全民皆义警”的新格局,有效提升了社区治安水平。
赵佳表示,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新起点。她将把在比赛中锤炼出的扎实功底转化为更高效的社区服务,全力守护好辖区百姓的平安和幸福。江津区公安局也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全市基层治理贡献更多力量。(文 钟佩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