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人才链为牵引,可以更好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金链。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深入承接落实市级人才计划,深化“才聚涪州·引雁回巢”等引才活动,柔性引进院士2名,全职引进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入选市级人才计划人才1名、博士36名、硕士441名,全区人才净流入量突破3000人、增速达22.4%,人才加速集聚态势更加彰显。为进一步用好用活用实干部政策,营造“近悦远来”氛围,构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人才生态,以先进人才的智慧撬动先进生产力,在中央组织部、浙江省委组织部和重庆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关怀下,涪陵区挂职工作实现了量的提升、质的飞跃和效的提能。
“送出去”充分“蓄能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月10日,涪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学义亲自率队,带领涪陵区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台州、温州、绍兴、金华等7个地市开展挂职锻炼,锤炼本领,实现干部成长与地方发展“双赢双促”。
据了解,此次挂职在人选安排上,综合考虑干部专业所长、个人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聚焦全区发展所急需、所紧缺,着眼浙江所拥有、所优异,综合选择制造业、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学习先进经验、掌握前沿信息、革新工作理念,迭代干部思维、提升干部能力、优化干部视野。
近一年来,涪陵区外派挂职20名干部,其中10名通过三峡库区对口支援派往浙江,1名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派往四川广安,2名通过中央三部委派往江苏、天津,4名通过“一区两群”派往武隆。参与挂职锻炼的干部同志广泛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工作理念及经验,以新方法、新思维、新认识积极投身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经济、深化改革等方面工作的突破口,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做好挂职“后半篇文章”。
“请进来”加速“聚人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引入更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储备的“源头活水”,2月12日,涪陵区召开高校到涪挂职专家座谈会,14名专家教授和13名科技博士来涪共话合作、共谋发展。
此次14名挂职干部中,学科类别为工学9名、理学2名、教育学2名、管理学1名,涵盖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工程、市政工程、应用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方面,根据所学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特点、能力特长等,全部到区经济信息委等11个专业部门挂职;13名科技博士中,化学专业、材料专业7名,机械专业、冶金专业3名,农学专业、生态学专业2名,管理学1名。
挂职干部将围绕迭代优化“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8”产业科创体系,加快“四链”融合、“四侧”协同、“四业”贯通等重点工作发挥智囊作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把更多的先进学术理念和前沿科研成果带到涪陵全局工作中,发挥产学研合作的纽带作用;积极运用资源优势,畅通政策通道、打通项目渠道,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发挥校友经济引进的媒介作用;将进一步促进涪陵与所在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共创同频共振、互助发展、合作共赢的校地合作新格局。
科创平台集聚人才,产业链淬炼人才。涪陵区在人才智力的支撑下,2024年以来,新增太极中药创新研究、涪陵黑猪种养循环院士工作站2个;升级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新建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1个、工作室16个,全区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新增15家、总量154家。新增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万凯新材料、新铝时代等7家企业10个产品上榜2024年度重庆市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名单,数量居全市区县第二。
涪陵区还将持续探索人才双向挂职、交流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径,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构建“1238”产业科创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
“派下去”持续“练真功”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为让干部始终保持对能力提升的饥饿感,防止进入舒适区,涪陵区坚持实岗锻炼,让干部在实践实战中练就真本事。
涪陵区常态化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实践锻炼“四个一批”计划,把干部人才送到发展前沿、攻坚战场、基层一线壮筋骨、长才干。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74支、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07名、到村任职选调生93名,他们深入一线履行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联系服务群众、推广科技文化、参与村务管理、加强组织建设等职责,下派干部在艰苦一线深学细研、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发挥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本次选派的13名科技博士,将全部下派到区内重点企业负责技术攻关。同时,涪陵区正分批在全区经济类、财政类、金融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干部中选派一批干部到区内基金公司、数字涪陵公司实岗锻炼,让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和素质,为相关企业注入活力、提供智力人力支撑,实现干部成长与公司发展的双向奔赴。
此外,涪陵区从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筛选涵盖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等类别的干部,到市国资委、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学习国资国企管理和优秀基金公司的科学化运行先进经验,切实提升全区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基金运营效率。(涪陵区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