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 提高监督质效 助推司法办案质量提升
2024-03-28 18:13:1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周利宏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报道(记者 田渝兵 实习生 陶春虹):为提高司法机关办案质量,切实提升人大司法监督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23年以来,重庆市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地方人大司法监督新路径,通过司法类案案件质量评查的方式,创新人大司法类案监督制度,有力助推了司法办案质量提升。

  创新监督方式 破解司法监督难题

  据悉,在充分借鉴学习、反复调研外省经验的基础上,2023年,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意见,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代表建议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选定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案件和民间借贷类案件开展类案监督,以此作为司法类案监督工作的“突破口”。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评查工作更加规范、客观、公正、权威,评查组由人大代表2名、法律专业人士2名以及市外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中具有10年以上法律执业资格和司法实践经验的律师8名共同组成,为司法类案评查提供专项法律服务,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在2023年司法类案评查工作中,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从区法院2022年办结的692件民间借贷类案件中随机抽取50件案件,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局2020年至2022年办结的171件、427件、202件案件中随机抽取100件案件,作为司法类案评查案件。

  案件抽取后,评查组在指定的场所采取多人交叉评查的方式,从办理程序、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结果、文书质量等方面,对150件案件进行了全面“体检”,并形成评查书面意见,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印送司法机关,对评查出的共性或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督促司法机关限时整改。对评查出的个案问题,交由司法机关自行研究处理。

  同时,涪陵区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问题整改跟踪监督,在2024年司法类案评查工作中,拟再次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局随机抽取2023年9月至12月办结的民间借贷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案件共40件,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改取得实效,有效实现司法监督闭环。

  强化协作配合 凝聚监督合力

  在2023年的司法类案评查工作中,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与司法机关协调联动作用充分发挥,评查组成员积极准备、严格按照评查标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规范评查;受评查单位积极主动、全力支持配合评查工作,评查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确保了司法类案监督工作全面深入、客观公正,进一步形成了司法监督合力。

  涪陵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司法类案评查工作,区法院完善了案件质量自我评查机制。此外,通过强化类案监督工作结果在区法院的运用,并把司法案件评查结果纳入法官业绩档案考核,在强化司法责任追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法院审判质效。

  涪陵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司法类案评查工作,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委托市外无相关利益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查,对抽取的案件进行全面“体检”,形成“一案一清单”,并提出共性或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整改意见,对于区检察院案件的办理真真正正起到了促进作用。

  区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司法类案评查工作,区公安局建立起全方位监督、全流程考评、全覆盖培训“三全”机制,完善执法办案制度,狠抓执法责任落实,强化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建设,执法质量已显著提升。

  如何在监督的同时把握监督边界,保障司法机关办案的独立性?涪陵区人大监察和法制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进行司法类案监督的同时,也要充分保证司法机关办案的独立性,因此要严格把握司法类案监督的边界尺度,不越位、不失职,坚持“不对未办结的案子定调子、不对具体案件办理结果作评价、不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提意见”。

  今年,涪陵区人大常委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与司法机关达成共识,拟从区法院2023年办结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类案件目录中随机抽取50件,从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局2021年至2023年办结的故意伤害类案件目录中分别随机抽取50件开展评查,力争做到“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真整改问题”,让人民群众从人大监督中收获更多实惠、看到更多效果。

  “司法类案评查工作是人大监督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办案的有力抓手,是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的开创性举措,既有利于解决司法机关办案工作中存在的共性或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高司法办案质量,也有利于促进司法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涪陵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在总结提炼去年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大司法类案评查机制,积极推进阳光司法、公正司法,努力打造具有涪陵辨识度的地方民主法治范本。”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