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人社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减少5天 53个事项实现“立等可取”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总结推广现场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重庆作为7个试点省(市)之一,分享了以标准化改革试点引领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数据显示,试点以来,重庆人社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减少5.07天,所需申请材料累计减少139件,53项“立等可取”,群众好评率达到99.99%。
川渝协同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惠及2.8万人
近日,刚从成都来到重庆工作的陶先生在江北区参保后,通过手机里的“电子社保卡”,网上申请将原在成都市高新区的养老保险关系转入重庆市江北区。
江北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收到陶先生的转移申请信息后,立即通过社保转移平台与成都市高新区对接相关信息,审核无误后,当天就办结了陶先生的养老保险转移业务。
这样的便捷得益于川渝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实现了资金划转流程逐步优化。同时,两地还推动建立起川渝转移工作协同机制,签署《川渝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合作协议》《川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合作协议》,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全险种”覆盖,办理流程也不断优化,推动实现转移“零材料”受理、“无纸化”办理。
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同时,川渝社保经办机构在两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四川人社”“重庆人社”App等线上渠道开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申请功能,实现关系转移申请“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两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累计惠及2.8万人次,涉及资金7.1亿元。
此外,川渝两地人社部门还共同印发川渝基本公共服务统一要素表,32项试点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数字赋能
148项公共服务“网上办”
打开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足不出户即可一键导航;按照屏幕上的提示点点头、眨眨眼,可完成社保待遇认证……这样的智慧化场景,让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了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带来的便捷体验。
当前,市人力社保局以标准化助推数字化变革,推动政策服务“一网通办”“免申即享”“无感智办”。
截至目前,已经实现人社业务“一网通办”,构建“互联网+人社”服务平台,148项服务实现网办,网办率达到95%;实现高频事项“一键直办”,推动69项社保、人才等服务事项“指尖办”“掌上办”,打造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一键办”平台,覆盖就业失业登记、求职招聘、劳动维权等11项服务;实现助企惠民“精准免办”,发挥“一库四联盟”数据中枢作用,推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7项惠民政策“免申即享”、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直补快办”,惠及110.3万人、14.8万户企业。
服务增效
人社便民电子地图实现“一键导航”
“打开电子地图,扫码就可以看到附近的社保卡办理服务点,点导航就能查看路线。”对于家住巴南区的李阿姨来说,有了人社便民电子地图,就可实现“一键导航”,就近办理社保卡相关业务,省时又方便。
这只是重庆人社打造标准化服务体系提升人社服务质量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当前,重庆人社规范延伸基层服务事项清单,建设“15+5”人社便民服务圈,服务网点达到1.3万个,开设“社银”“社邮”“社医”“社商”等各类合作服务点1079个,制作便民电子地图实现“一键导航”。
此外,重庆制定形成人力社保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统一要素表,结合“渝快办”服务事项,对服务事项名称、办理形式、实施依据、办理时限、办理结果等30项办事要素进行统一规范,形成服务指南和操作过程2项试点成果。
据统计,服务事项较试点前在法定办理时限基础上平均减少5.07天、所需申请材料较试点前减少139件,53项试点服务事项实现“立等可取”。
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化推进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梳理精简办事环节,优化事项标准,以数字化变革推动标准化建设落地实施,创造更多在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和标志性成果。(记者 黄乔)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