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进大街小巷,走近“重庆智造” 20国记者向世界讲述重庆故事
9月3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外媒采访团记者在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参观。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9月3日至6日,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和市政府外办组织拉美及欧亚地区媒体代表团到重庆参访。作为市政府外办打造的“@重庆@世界”外事标志性品牌活动之一,这是近年来渝的最大规模外媒团,也是智博会迎来的首个大规模外媒采访团。
四天时间里,来自阿根廷、巴西、智利、哈萨克斯坦等20个国家的22家媒体记者,深度参与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2023智博会”),走进在渝数字技术发展代表企业和重庆的大街小巷,用镜头和话筒等记录下“重庆智造”、山城故事。
外媒记者关注智博会“黑科技”
4日下午1时30分左右,参加完智博会分论坛之“2023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数字技术合作论坛”的采访报道后,外媒团一行便迫不及待前往智博会现场“探馆”。
新能源汽车、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AIGC数字人……一系列“黑科技”让外媒记者应接不暇。
他们纷纷举起相机、手机等设备拍摄、记录。不少外媒记者还饶有兴致地试驾现场展出的中国产新能源汽车。
“中国的AI发展水平,实在是让人惊叹!亲身体验多个展出项目后,我更是感受到了中国在此领域的高水平。”乌拉圭共和国报编辑巴伦西亚·加西亚·科尔曼在接受采访时说。
她表示,希望中国在聚焦技术发展的同时,能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也希望乌拉圭的产品能在更多像智博会一样的中国展会上展出。
哥伦比亚蜗牛电视台记者卡洛利娜·贝哈拉诺·布里塞尼奥,则将报道重点聚焦到科大讯飞的翻译系统上。
“一句话说出来后立马就能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项技术的落地,让我们可以在世界上更多地方进行无障碍交流。”卡洛利娜·贝哈拉诺·布里塞尼奥深有感触地说,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重庆造”智能网联汽车让外媒团惊叹
本次智博会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5日上午,外媒团先后来到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和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外媒团记者实地参观了中冶赛迪研究院展厅和实验室,了解中冶赛迪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及在绿色低碳、仿真、智慧建造、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及应用情况。
有外媒记者表示,中冶赛迪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也给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启发。
在长安汽车两江工厂,媒体团记者们认真了解长安汽车的发展历程、优势资源和汽车产品。不少外媒记者表示,“‘重庆造’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令人惊叹。”
巴西旗手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朱利安诺·迪普·伦西奥尼,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也期待着中国与巴西今后的合作发展,“希望在未来,中国的生产技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都能引入巴西。”
“这次来重庆,让我们有机会亲眼看到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些智能制造系统与传统工业相结合,一定会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秘鲁共和报记者赛萨尔·罗梅罗说。
用中文点赞“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来渝首日,外媒团参观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铁路口岸整车检测点,一同见证了中欧班列(成渝)中国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班列发车仪式,实地了解重庆建设港口型、陆港型和空港型“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情况。
现场,记者们非常兴奋,纷纷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全方位报道重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重庆,非常好!”巴西旗手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朱利安诺·迪普·伦西奥尼,用中文点赞重庆这座全国唯一兼有港口型、陆港型和空港型“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重庆。重庆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景观的旅游城市。今天我见证了中欧班列发车,深刻感受到重庆还是个交通、物流十分发达的城市。”巴西中北部传媒集团记者拉妮利·罗德里格斯·维罗索说。
智利公民报记者玛利亚·萨纽埃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来说,不仅关乎采掘业或商品贸易,更多的是(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互惠互利。
在渝期间,外媒团一行还参观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深入了解重庆的规划发展;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实地感受伟大的红岩精神;乘坐长江索道饱览重庆美景,用镜头聚焦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记者 何春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