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南滨路夜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消费、打卡。特约摄影 郭旭/视觉重庆
7月6日晚,沙坪坝区小龙坎街道的星河集市,众多市民前来休闲、购物。特约摄影 孙凯芳/视觉重庆
锅里的油饼滋滋作响,购买的人排到百米开外,打扮时尚的店主一边将油饼装袋递给顾客,一边对着直播摄像头“比心”。
这不是影视剧拍摄点,而是位于重庆民心佳园夜市的“李妹妹葱油饼”日常销售现场。这位美食大V有近500万粉丝,每天晚上,除了数百人现场围观,还有天南海北的数十万人,在线观看她的直播。
夜市,曾是我们异常熟悉的商业形态。夜幕降临,大马路边,啤酒卤菜,觥筹交错,抑或商圈地下通道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
但如今,许多夜市有了完全不同的形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构成、买卖的商品,以及做生意的方式,已不同往日。
新奇时尚商品
一个个摊位上的招牌趣味十足,比如“卖什么看心情”“猩猩汉堡”
7月9日傍晚8点,夕阳刚刚隐入天际线,北滨路鎏嘉码头的小熊集市夜市就热闹起来了。
各种经过精心装饰的摊位,在此“排兵布阵”。摊位上方悬挂的招牌,可谓趣味十足,比如“鸭屎香柠檬”“卖什么看心情”,以及“怀旧港式牛肉”“猩猩汉堡”。
售卖的商品,并非传统夜市上常见的蔬菜、小食品,或者锅碗瓢盆、衣服鞋帽等生活必需品,而是梅花糕、芝士条、鱿鱼烧烤、海苔肉松卷、拇指生煎包、钵仔糕、口蘑虾滑、鸡蛋仔、炒酸奶等时下最流行的现场烹制美食。
黄华华在这里经营一家烧烤摊,他的烤串特别大,每串五坨肉,加起来至少有半斤重。
这种造型夸张的肉串,辅以加工过程中同样夸张的撒盐、撒味精动作,以及一口东北话的持续介绍,营造出一种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让不少人欲罢不能。黄华华透露,他一晚上要卖600多串,每串30元,营收可观。
另一位摊主杨雪,没有做美食,而是选择卖干花。“这种干花是用情人草、迷迭香等搭配而成,特别有错落层次感,插在玻璃瓶里特别好看。”杨雪手里拿着干花花束,乐此不疲地向顾客介绍。
这个摊位对销售场景进行了精心布置。在摊位正中央,以多头玫瑰作为“主花”,上一排摆放雏菊、百合等受欢迎的种类,旁边搭配满天星等“配花”。星星点点的串灯、手绘而成的价格单、各色争艳的花束,构成夜市难得一见的浪漫一角。
有人卖有形的商品,还有人卖无形的服务和体验。在鎏嘉码头这个夜市的东北角,有经营户搭建了一座露天酒吧。卡拉OK设施一应俱全,同时,这里选用的是黑色幕墙、金属颜色的座椅,整体风格更加年轻。
这个露天酒吧收获了不少拥趸,每个晴天的夜晚,几乎都座无虚席。
新潮买家卖家
新夜市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打主力的都不是中年人,而是年轻的“潮男”“潮女”
7月9日晚上8点半左右,南滨路烟雨广场夜市,刘萱正在自己的摊位前为顾客拌凉面。她盘着发髻,穿一袭白色碎花连衣裙,脚蹬红色休闲皮鞋。这身装扮,与其说是来摆摊做生意,还不如说是在逛街。
刘萱是6月底刚毕业的大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在这家夜市摆摊已经有三个月时间了,前来“捧场”的,不少是她的大学同学——一群和她一样,热爱生活、乐于消费的年轻人。
隔壁,卖的是柠檬茶。摊位前立着一块招牌:猛男手打柠檬茶。摊主是位00后,穿着背心,胳膊上的肌肉线条引人注目。
柠檬茶摊位再往前的一家,卖的是方便面。店主熊娴姣介绍,她的方便面不是市面常见的品种,口感很独特。煮面时配上蔬菜、鱼丸等配料,风味更佳。
这种方便面一碗售价10余元,一个晚上下来,营收竟然在1000元左右。“来的主要是90后、00后,大家很喜欢这样的新品。”她说。
连日来,记者走访中心城区多个新兴的夜市,发现经营者和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夜市摆摊,因为在时间安排上比较自由,而且这能让他们多一份收入。”重庆夜间经济发展联合会秘书长于茜表示,夜市迎合了当下年轻人吃喝玩乐的消费需求,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休闲与社交方面的需求,自然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可。
这并非重庆独有的现象。马蜂窝旅游发布的《旅游夜生活趋势洞察》显示,年轻人群的逛夜市、夜游参与度最高,72.78%的95后消费者会在旅行中专门安排夜晚游玩的行程。90后和00后消费者中专程体验夜生活的人群占比也分别达到63.54%和60.12%。
新的经营方式
在夜市摊位旁,经常可见直播架、货物杆,摊主一边线上直播,一边线下摆摊
民心佳园夜市摊主“向姐姐”深谙流量之道,她抓住消费者喜爱线上直播、热衷打卡的特点,在夜市一边做鸡嗉子,一边回答线上粉丝的各种问题,吸引不少粉丝从巴南、沙坝坪等地赶来消费。
网红“李妹妹葱油饼”也是如此。“最后一锅,卖完收摊。”她一边做葱油饼,一边大声叫卖,让线上粉丝听见、看到。
截至7月3日,抖音账号“李妹妹葱油饼”粉丝达467.6万,获赞288.3万余次。抖音直播间里,上十万人观看,早已是常态。
在夜市做直播,或将现场好玩、好耍的视频、图片发到各个社交软件,成为一种常态。
在南滨路烟雨广场夜市售卖龙井奶茶的摊主李菲菲,没有做直播,而是拍一段段视频,发到小红书号里,视频有制作奶茶要领、配方等,也有夜市好耍、好玩的,还有各种美食。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和大家建立起一个互动的圈子,一起分享快乐。”李菲菲说,很多“圈友”从各处赶到夜市,有“捧场”的,有分享美食的,还有交流心得体会的。如今,她的粉丝数量达9.8万,获赞与收藏86.3万余次。
“为了顺应当前新消费的趋势,很多年轻摊主在线下摆摊的同时,还擅长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软件引流。”于茜分析,与传统摊贩相比,他们的销售模式更为灵活,为夜市的繁荣和人气提升带来了全新注解。(记者 吴刚 郑三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