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举行第二场两会专题云记者会,代表委员聚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自身优势 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渝北区兴隆镇新寨村刚刚建成的1万平方米智慧大棚培育出的首批10万株种苗,最近开始陆续移栽,运往辖区兴隆、大盛、木耳等地的“双十万工程”经果林套种蔬菜基地进行种植。到2022年,整个智慧大棚的面积将扩大到四五万平方米,年产各种蔬菜、花卉和瓜果种苗将超过2亿株,能有力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图为3月2日,新寨村智慧大棚“育苗工厂”,农技员正在摆放种苗盘。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二○二○年九月七日,汽车行驶在万盛经开区黑山镇乡村公路上。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沿线乡村旅游和农村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特约摄影 曹永龙\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国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重庆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月7日,重庆举行第二场两会专题云记者会,在线邀请部分代表委员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
推动乡村振兴
重点做好8方面工作
“我们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方针,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说,巫山将努力在乡村面貌、治理主体、发展动能、农业地位等方面实现华丽转变。
李春奎介绍,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巫山全县120个贫困村、8.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还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高效组织体系,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品牌,如发展脆李、柑橘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85万亩,巫山脆李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19.08亿元。此外,巫山这些年还涌现出了毛相林等一批先进典型,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
李春奎说,推动乡村振兴,巫山将重点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粮食稳村,把“田”守好、“粮”种好、“仓”稳好。二是产业兴村,发展壮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生态美村,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乡村。四是建设强村,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改革活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六是文明润村,用好农村各种阵地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是创新治村,加快构建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乡村善治格局。八是以城带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循环,推动优质服务向农村延伸。
同时,巫山还将持续发展壮大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生态工业为主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全力打通各类要素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通道,探索以“党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巫山脆李、巫山恋橙、巫山中药材等金字招牌,将巫山打造成全国重要生态产品供给地。
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
大力推进农旅融合
发展特色产业
带领睦和村干部群众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实现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9万元——全国人大代表、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对推动乡村振兴有着丰富的一线经验。
“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刘家奇说,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要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刘家奇说,农旅融合发展,既要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也要有效盘活农村集体闲置的山地、堰塘、古院古宅等资产资源,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培育特色产业亮点。同时,还要丰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特色手工艺、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等,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需求。此外,还要有效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就地挣钱。
“通过农业产业化及‘接二联三’延伸产业,促使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发展。”刘家奇说,搞好乡村振兴还要把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让每个村落既是生活区、生产区,又是旅游风景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彦㛃:
推动农业品牌发展
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作为一名来自农业战线的代表,在投身农业产业事业10多年的经历中,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彦㛃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我认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品牌化农业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吴彦㛃发现,现阶段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了冲击,对中国农业品牌走向全球来说,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
如何推动中国农业品牌的发展?吴彦㛃提出三条建议:一是以创新推动品牌发展,努力打造高端高质品牌,如运用5G网络、物联网技术建设农业大数据系统,让农业生产用地、品种种植分布、产量预估等情况及时数据化,为政府发展规划、农产品供销、企业投资兴业等提供有效支持。
二是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打造高质量高价值的农业品牌,不断完善从选种、育苗、标准化建园、种植管护、采摘、加工生产、产品分级分类到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标准制定,根据不同国家要求梳理出口和内销的标准,使标准化贯穿产供销全过程。
三是创建特色品牌,努力打造地域性标志品牌,促进品牌规模化发展,加强优秀品牌的宣传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这对新时代新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说,此前,重庆在统筹推进综合整治、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示范等。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4543公里乡镇管网建设和304座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9219个涉农村社累计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765座并纳入规范化管理,1030个建制镇街和20%的行政村社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有效处理。
下一步如何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余国东建议,应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加强统一监管。同时,加强与水利、城管等部门沟通配合,严防死守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我们还应加强全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县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开展河流、水库断面自动监测试点工作,不断增强水源地水质预警预报能力。”
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余国东认为,可以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管控、就近纳管、集中达标、分散利用、运行长效”的原则,逐步构建区县主责、部门主管、乡镇主事、村社主体、村民主角的五级责任机制和以第三方平台运营为主导、乡镇直接管理为补充的运管模式。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监督指导也不能忽略。”余国东表示,按照理清底数、明确影响、重点监测、分区评估的总体思路,系统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协调联动机制。“就重庆而言,应建立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蔬菜基地农业面源数据库,摸清底数,启动环境质量监测,逐步实行清单化管理。同时,结合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探索建立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型,开展污染风险评估。”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府参事、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张洪:
美丽乡村从“林”开始
量质并重、以质为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方针,均与林业事业密切相关。”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府参事、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张洪表示,林业工作的主战场在农村,全市90%以上的林地是农村集体所有。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是林业部门的应有之义和职责所在,发展林业事业必将大力促进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从“林”开始。张洪认为,要坚持量质并重、以质为要,统筹推进山上、水岸、林中、田旁、湖周、草丛绿化彩化美化,努力实现乡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水草丰茂,村庄融入绿水青山、美丽田园之中,让山水林田湖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同时,精准实施植被改造、林相升级,推广珍贵树种下乡,加强古树名木、传家树、风景林培育管理,确保森林、草原、湿地质量和景观效果,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
在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方面,张洪建议,要充分发挥全市山地、林地面积大的资源优势,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积极为农业助力。同时,推行林产品加工园区化,大力引进和支持企业开展林产品深加工及流通贸易,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林业全产业链,推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林业经济附加值。
在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张洪建议,要继续保持对生态护林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工程建设项目等的支持政策不变、资金安排不变,为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服好务,防止出现返贫。深化落实林业科技1000名专家进1000村技术服务活动,开展常年性的先进实用技术指导和集中培训,按照林事季节及时抓好对乡镇、村社和林农的技术培训与服务指导工作。积极推进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林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转化。(重庆日报记者 王亚同 戴娟 周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