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牛贺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1月19日正式开展
2021-01-19 17:18: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付意菲责编:冯钰颖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田渝兵):“鼠趁三更去,牛驮五福来。”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牛是“六畜”中的大型牲畜,不仅是人类重要的肉食、皮革物料来源,还是重要的畜力,被称作“农业之本”。家牛勤恳温顺,任劳任怨,其奉献精神历来为人们所讴歌,喜牛爱牛传统在千百年的积淀融合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牛文化。牛年伊始,一年一度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览”如期而至,此次展览用一百余件与“牛”相关的珍贵馆藏文物,为广大市民预备了一场五味俱全的“解牛”之宴,展出时间为2021年1月19日-4月30日。

(有修改)【A】“百牛贺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1月19日正式开展

“牛气冲天”展厅   摄影 田渝兵

    此次展览分为“牛驮五福来”“牛气冲天”两个板块。其中,微展览“牛驮五福来”位于博物馆一楼大厅中庭,以馆藏《五牛图》开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牛”的主要形象与内涵。主展厅“牛气冲天”位于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C,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牛赋》作为切入点,用“物大为牛”“服箱耕田”“以受多福”三个单元,分别讲述牛作为家畜,从古至今,在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即骨骼血肉的动物之牛,农耕节庆的习俗之牛,以及儒释道学的信仰之牛。

(有修改)【A】“百牛贺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文化系列展1月19日正式开展

部份展品   摄影 田渝兵

  展品类别丰富,涉及书画、年画、甲骨、陶器、瓷器、铜器以及各类牛角制品,许多为极少露面的珍品,如商代“牛”字甲骨、战国铜犁铧、刘海戏蟾图伏牛砚、清代画家潘林临摹的《五牛图卷》、现代画家阎松父创作的《桃林百牛图卷》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