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以建成“两高”新范例为统领 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为助力“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迈好第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将在哪些方面发力?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接受了记者专访。
重庆日报:2021年,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将如何迈好第一步?
扈万泰: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重庆日报:您谈到了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具体将怎样做?
扈万泰:我们将突出规划引领,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上展现新作为。具体来说,要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协同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出台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布局行动方案,以空间布局优化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编制完善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完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启动编制“一区两群”、万开云等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推进交通、市政、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和服务发展功能,推动形成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同时也要突出要素支持,在强化高质量发展资源保障上体现新担当。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责任担当。深化国家建设用地审批权委托试点,进一步完善节点化、前置性审批,及时有效保障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强化土地出让统筹管理,对符合产业政策、节约集约、生态环保的项目做到应保尽保。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聚焦特色效益和急需矿产资源,切实增强资源要素支持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强监测调度,抓好建筑碎石矿山布局落地和产能供应,确保全市建筑砂石供需总体平衡。
重庆日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将如何响应这一要求?
扈万泰:我们将突出区域协调,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汇聚新动能。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具体来说,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深入抓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有效衔接政策措施,统筹推进镇乡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建立农村复垦留用“指标池”,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优先保障乡村振兴用地。
我们还将围绕“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落实产城融合、职住平衡要求,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规划,统筹景区城区建设,彰显城市特色魅力,打造“五城六窗”城市新名片。规划建设好江城、江镇、江村,提升城乡滨江环境品质。
重庆日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强化污染防治,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立足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的角度,将如何落实?
扈万泰:我们将突出生态优先,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上取得新成效。要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积极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做好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和监测管理。
要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确保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
要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我们还将突出民生为本,在夯实高品质生活基础保障上创造新业绩。要注重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健康城市、韧性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优化土地供应,积极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推进国家重点省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推进矿山“打非治违”行动。
重庆日报:在改革创新方面,2021年全市规划自然资源领域将有哪些动作?
扈万泰:我们将突出改革创新,在激发内生动力发展活力上展现新气象。要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等规划用地改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推动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强化规划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及应用,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优势,大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
(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