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区:花儿越开越艳 日子越过越甜
2020-10-28 09:19:08来源: 重庆日报编辑: 胡明珠责编: 冯钰颖

  原标题:花儿越开越艳 日子越过越甜——南岸区放牛村打造“花木经济”品牌,走出乡村振兴幸福路

重庆南岸区:花儿越开越艳 日子越过越甜

  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吸引不少市民赏花、拍照、游玩。(摄于四月七日)

  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这里有满山遍野的鲜花和盆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静谧祥和令人流连忘返。”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从浙江来重庆旅游的陆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对此行中的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赞不绝口。

  放牛村位于重庆南山风景区北部,地广、人少、树多。过去,当地流传一句话:南山有个放牛坪,山高坡陡路不平;上街下街出门难,肩挑背磨累死人。

  如今,放牛村大变样。环境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7.85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6万元,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小康村、绿色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为什么过去毫不起眼的一个山凼凼,现在成了游客休闲旅游打卡地?守着绿水青山,怎样才能换来金山银山?带着疑问,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到放牛村进行了采访。

  瞄准花木市场

  以花卉苗木产业为核心走绿色发展之路

  “别看现在它们不起眼,再过两个月,这里可就是香飘满园了。”10月25日,放牛村村民郑晓容一边在自家的苗圃里打理腊梅树,一边和记者摆起“龙门阵”。

  “1997年我嫁到这里时,从山脚坐了一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再走了1个多小时山路,才到他家。房屋都是土墙,我们全家人都反对这门婚事,是我自己拿出4000元积蓄,置办了婚礼的酒席。”提起23年前的放牛村,郑晓容称“相当恼火”。

  放牛村农村常住人口1130人,森林覆盖率72%,自然生态良好。但是,由于耕地资源匮乏,全村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上世纪90年代,放牛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是典型的贫困村。

  穷则思变。

  “村里先后办过采石场,搞过养鸡场,直到后来大家认识到绿色生态的重要性,放牛村才彻底变了样。”一位村干部这样说。

  2000年前后,放牛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确定了种植附加值高的花卉苗木作为发展方向,把散户经营有规划、有组织地整合起来,村委会牵头成立了放牛村花木专业合作社。仅2009年,全村花卉苗木销售收入就达2600万元,人均年收入近1.6万元。

  放牛村并未满足于此。村委会积极探索出一条以花卉苗木产业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振兴之路,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把生态产业做大做强。

  2010年,放牛村依托南山多年的桃花种植传统,由村委会牵头,将村民闲置多年的边坡地集中起来,修建了集健身、休闲、观光、赏花、度假功能为一体,占地200亩的南山桃花园。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桃花园门前的公路车水马龙,每年门票及餐饮收入就接近40万元。

  此后,该村又修建了“南山腊梅园”“映山红生态园”“南山石斛生态园”“南山盆景生态园”等,将花木产业从零散经营模式升级为集约化经营,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的提档升级。据统计,放牛村连续两年人均年增收3000元,初步形成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美丽图景。

  “事实证明,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不断壮大乡村产业,提升乡村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放牛村党支部书记唐红东说。

  做强花木产业

  资源整合发展产业,实现“村民富、集体强”

  “去年,我们放牛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南岸区林阁花木种植股份合作社进行了分红,170万元现金分发给村民,我分得2万元。”放牛村村民谢淑蓉说。

  近年来,放牛村打造“花木经济”品牌,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为抓手,核心产业为带动,致富带头人为示范,激发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民内生动力,实现“村民富、集体强”。

  唐红东介绍,2018年,“三变”改革初期,放牛村村民普遍对改革心存顾虑,担心自家土地林地资源入股得不到分红,参与改革积极性不高。村委会从变思想、变认识入手,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大会等方式,广泛宣传“三变”改革重大意义,促进了群众观念由“要我变”向“我要变”转变。

  同时,该村对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物质性资源,民俗、古树等人文资源及已有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共清理集体资产8868万元,并将经营性资产1900万元全部折价入股组建成立南岸放牛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作为村集体资产的经营主体。引入社会资本4000多万元,与集体经济合股联营,聚力打造五大生态园和“南麓”“南山里”“鉴宽山房”等特色民宿,实现集体资产专业化经营,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深耕花木经济

  培养乡村发展带头人,打造森林康养基地

  用油桶改建的花盆、挂在锄头上的布艺玩偶、院坝整齐摆放的小花……10月25日中午,当记者走进放牛村大竹林组村民胡明德家的院坝时,被眼前干净整洁、意趣盎然的景象所打动。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设计,但庭院的每件物品都散发着质朴清新之美,彰显着胡明德一家人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花儿是我在山上挖的,这几盆是邻居送的;放花盆的木雕是我在山上找的,墙上的画是我孙子画的……”50多岁的胡明德自豪地说,村里环境好了,我们也要做爱美之人。因为这份爱美之心,2018年,胡明德家的院子被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评为“重庆最美庭院”。

  事实上,漫步在放牛村,随处可见单门独院、园林楼阁、水塘连廊,山林间还不时传来阵阵鸟鸣。每家每户都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挂出了量身打造的家训牌。

  该村还重点对农村房前屋后院坝、屋面、围墙、广场、堰塘、绿化等进行环境整治,增设太阳能路灯、便民座椅、文化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设置村民文明荣誉榜,制定兴办酒席公约,使村民自觉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让乡村文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如今,放牛村已成为我市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也是南岸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村。正如游客陆先生在他的朋友圈里所说:放牛村的美,美在山水、美在生态,更美在人文、美在精神。

  “下一步,放牛村将以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抓手,培养一批乡村发展带头人,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力争两年内形成‘一园、八景、一基地’的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新格局。”唐红东说。

  重庆日报记者 匡丽娜 王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386677   内容热线:13996277388​   投稿邮箱:cq@cr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