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近日,重庆渝中警方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成功破获一起涉嫌通过互联网,利用“手机定位软件”作为诱饵,对受害人实施诈骗的团伙犯罪案件,抓获涉案嫌疑人10余名。其中,重庆34岁的吴先生就因为关心孩子安全,打算在网上购买手机定位追踪软件结果被骗走5540元。
“我真的是太大意了!”家住渝中区的吴先生说,为了方便随时查询小孩的位置,他在网络上搜索各种定位追踪软件的销售信息,并填写了手机号码。
据了解,3月26日上午9点多,吴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称可以提供销售定位软件的服务,主动加了他的微信,并拉入了一个多人微信群。随后,群里的专职“客服”开始与吴先生对话,介绍软件的各种功能,并发送了一个应用链接,只需要点击链接,就能轻松下载某定位跟踪APP。
吴先生按照步骤下载了软件,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客服”继续以定金、预付款、授权码等收费名目为由,要求吴先生付款后才能使用。吴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向对方共支付了5540元。可当吴先生急切询问何时才能使用软件时,对方不再理会,吴先生这才发觉自己被骗了,于3月31日报了警。
渝中区公安分局反诈骗中心接警后,通过侦查,锁定了嫌疑人郑某的基本情况。4月中旬,民警通过摸排,在广东省珠海市将嫌疑人郑某,及其下线杨某等人抓获。此案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名,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民警在侦办过程中发现,该诈骗团伙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在受害人吴先生进入的微信群里,扮演各种角色,制造很多人在群里购买的假象。团伙成员通过“诈骗话术”了解受害人以及被定位人员的基本情况,之后,再诱使受害人以付定金、功能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渝中警方提醒:不要相信网络上所谓的实时定位软件、卫星定位软件、手机窃听卡等广告信息。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住址信息、位置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未经被收集者同意,非法获取、提供或者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涉嫌违法犯罪。网络上公开进行销售相关信息的广告,均涉嫌欺诈,市民若收到此类广告,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网络骗局之中。(文 肖红光 刘忆 编辑 胡明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