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专稿>正文

重庆两江新区警方打掉一新型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团伙

2020-05-06 16:59:22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责编:冯钰颖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日前,重庆市两江新区警方打掉一个虚构国家脱贫攻坚项目,以投资返还高额回报为幌子的新型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团伙,抓获主犯虞某及其团伙成员16人,缴获、冻结、扣押、查封赃款赃物共计1200余万元。

  2020年3月,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民警在工作中获悉,有人在微信群神秘推销一款名为“中云数字资产”的产品,并称其是国家为在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秘密委托推出的投资项目,是国家给普通老百姓释放的改革红利。用户只要购买数字资产,在平台一次性回购后就将获得高收益。对此,职业敏感的民警初步调查判断其为网络诈骗的新套路。

  两江新区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通过微信群发布虚假项目信息,以投资少、回报高等虚假宣传为诱饵,煽动群众参与投资,并采用传销模式,对发展下线的参与者进行奖励,从而“滚雪球裂变式”行骗。民警在深入排查情况后发现,该骗术受骗群众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受害人达3万余人,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经缜密侦查,层层剥离关系,民警梳理出一级代理30余个,明确了该犯罪团伙架构、涉案资金及其走向,并查出涉案资金多通过购置房产、车辆、黄金饰品等方式隐匿犯罪所得。在锁定该案主要嫌疑人和骨干团伙成员后,2020年4月,两江警方集约优势警力,组成多个抓捕小组,赶赴浙江、海南、江苏、江西、山东、云南等地开展集中抓捕行动。4月13日,在各地公安机关配合下,各抓捕组同步收网,一举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虞某(男,51岁,上海浦东人)及其团伙成员16人,冻结涉案赃款550余万元,查获涉案赃款购置房产2处,高档轿车3辆、摩托车1台,追缴财物及现金总额1200余万元。

  经民警审讯,编织该诈骗网络的犯罪团伙头目虞某仅初中文化,曾因传销被山西警方处理过。据虞某交代,为能唬住人,虚构所谓“中云数字资产”招募项目,并附会国家政策热点,套用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手法,专门编了一套说辞,组织周某、魏某等无业人员为骨干力量的犯罪团伙,组建“民族大业微信群”大肆实施诈骗活动。短短2个多月时间,全国受骗群众已达3万余人。所幸重庆警方及时发现查处,避免了更多的群众上当受骗。

  办案民警介绍,虞某的诈骗套路是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结合传销伎俩的一种网络诈骗新手法。该案受骗群众多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因为单笔金额小,犯罪团伙以国家政策重点项目为幌子,所以受骗群众在被洗脑后并不认为自己被骗。案件告破后,3万多受害群众没有一人主动向警方报案。就在虞某被抓后,仍有不少人往其账户里转钱。该案跟以往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不同的是,新型民族资产类诈骗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抛开了“山洞寻宝”、“海外资产解冻”口号,结合扶贫政策,编造数字货币虚拟项目,由从前的一对一传播转为通过互联网广撒网,同时加入传销的手段,用“小付出、高回报”为诱饵,组建团队以吸纳会员、吸收资金等手段逐步发展成层级鲜明的诈骗组织。为了让参与者更积极的发展下线,虞某承诺凡是介绍人投资的,按投资金额给予1%的奖励,只有介绍金额达到100万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核心群”。“核心群”人员的待遇除了提成外,还能有第一时间掌握最新“高层”信息的资格。于是,这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骗局就在朋友圈疯狂传开,不少人为了蝇头小利拉拢亲戚朋友加入其中,让受害者人数如滚雪球一般急速增长。

  民警表示,凡是打着类似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进行敛财的,不管钱多钱少,均是诈骗;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的“委托”、“授权”、“任命”的,均是诈骗;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各类基金会、项目、APP,均是诈骗;凡是转发鼓动、宣传所谓民族资产解冻类相关信息或组建相关微信群、QQ群招募会员、收取费用、进京聚集的均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

  警方提醒市民:在网络上,尤其是在微信群、qq群看到编造所谓民族大业,牵强附会扶贫攻坚、健康中国、慈善互助等国家政策热点,鼓动人交钱“投资”,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提升安全防范意识,避免造成财物损失;要充分认清此类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参与、不接触、不上当;一旦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文 肖红光 编辑 胡明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