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区县>正文

铜梁:撂荒地种花椒 家门口的致富路

2019-07-22 10:52:52 | 来源:华龙网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铜梁高楼镇撂荒地种花椒 让贫困户在家口挣钱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2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7月21日,笔者来到重庆市铜梁区高楼镇莲花村花椒林地里,看到村民们正忙着松土、除草、施肥。“今年的花椒价格可观还好卖,一点不愁销,”莲花村党支部书记、花椒产业的带头人周秀立高兴地说,商贩到村里守着收购,炕干一批就卖走一批,村民尝到了甜头,种植、管护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高楼镇是铜梁区的偏远乡镇,与合川、潼南两区连界。由于地处偏远,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老人妇女无力种植,不少的地特别是坡地都闲置撂荒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ac575c-039e-4545-bd28-bcf3d566b3a7

村民采收花椒果。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这些坡地过去是闲置撂荒地,现在全部种上了花椒,经过科学管理,长势非常好,”正在莲花村调研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镇党委书记赵光友镇指着公路边10多个山坡的花椒林说,近年来,镇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按照区委‘六要’路径,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闲置荒地,发展特色花椒产业,今年已初见成效,投产的千亩左右的花椒林,共产干花椒5万余公斤,产值300余万元。

  笔者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高楼镇组织村社在开发整治闲置撂荒地的同时,经过深入考察,确定了规模成片发展九月青优质青花椒的思路。目前,莲花、盘石、高楼、涪江4个村已种植花椒5000亩,今年首批栽植的1千亩花椒进入投产期。

  镇村开发闲置撂荒地吸引了业主和返乡农民工的目光。

  莲花村14社丁述明夫妇过去在外打工,2017年回到家乡,在村干部带动下,返租荒坡地80亩种植花椒。“今年我有30多亩地投产,收入大概15万多元。”丁述明说,现在看收入和打工差不多,也很辛苦,但他认为比打工好,能照顾家里,很自由,特别是80亩花椒全部投产后,效益就可观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c51c017-5ef5-4cf5-b54f-2c818bcca204

筛选除杂加工的场面。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摄

  “以前这些坡地杂草深得人都进不去,野鸡野兔不少。我请人开荒垦植,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现在绿油油的花椒树种满山坡,开花和结花椒期间空气中散发着清香味,看起和闻起都特别安逸。”丁述明的妻子在旁边满足地说。

  在涪江村8社,经过整治的荒山坡变成了一台台坡地,栽种的花椒树横竖成行,几条新修的公路从坡脚盘旋到山顶。

  “这一片8个坡有500多亩,过去基本上是杂草丛生的荒山坡。我去年返家把它们返租了过来种上优质花椒。”村民李志军说,苗子品种叫九月青优质花椒苗,是在镇村干部建议下到外地考察后买回来的种子,自家还聘请了技术员负责育苗、栽植和管理的技术指导。

  今年43岁的李志军外出务工20多年,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成长为建筑行业的小包工头,积累了一笔资金。

  “今年1月13号,镇村干部带我参加了在江津区举办的西南片区第三届青花椒产业研讨会,发展花椒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李志军说。

  目前,高楼镇花椒产业形成了村集体加业主加贫困户在内的农户的共同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

  在莲花村两处花椒加工车间里,10多位村民忙着烘炕、电动筛机筛选除杂、干花椒打包装袋。一位村民说,自从业主进村建起花椒园,自已务工每天有五六十元现钱收入。

  “据统计,今年投产的千亩花椒,给村民带来务工收入100余万元。”赵光友说,花椒产业确实是一个生态产业、富民产业,下一步,高楼镇将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加强产业发展引导,打造高楼花椒品牌,争取三至五年内产量实现年产干花椒1000吨的目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