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首页>重庆频道> 要闻>正文

渝茶征战第三届茶博会拿下1.56亿元订单

2019-05-21 09:33:58 | 来源:重庆日报 | 编辑:欧平淑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渝茶征战第三届茶博会,拿下1.56亿元订单——展示中“掘金” 竞争中“取经”

【要闻 摘要】渝茶征战第三届茶博会拿下1.56亿元订单

茶博会重庆综合展示展销区现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驻华大使安东·里尔(左一)参观渝茶。记者 汤艳娟 摄

  5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下称“茶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闭幕。

  在这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权威的茶叶专业展会上,重庆21个产茶区县的160多家茶企携246个优质茶产品共赴盛宴,拿下现场销售订单及意向性交易订单共计1.56亿元。重庆综合展示展销区获“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区域展销区”荣誉。

  “渝茶参展主要本着学习取经的目的,并倒逼茶企在激烈竞争中不断成长。”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表示,尽管目前渝茶规模较小、产量不大、产值不高,却仍能在这场名茶云集的茶博会上掘金凯旋,这有力证明了重庆茶产业抱团发展实现突围,正朝高质量发展之路昂首迈进。

  展特色

  主推“巴味渝珍”,彰显重庆元素

  5月15日茶博会开幕第一天,以“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为主题的重庆综合展示展销区精彩亮相。整个装修基调凸显“绿色生态、巴渝文化”,还融入了长江索道、解放碑等热门景点及老茶馆、夔门等重庆元素。

  “今年,我们主要展示集茶品牌、茶产品、茶趣味为一体的渝茶文化。”陈勇介绍,本届茶博会,重庆在3D馆设面积为567平方米的独立综合展示展销区,并向组委会申请了3B馆扶贫展馆的5个免费标准展位,共有来自南川、秀山、巫溪等21个区县的160余家茶企携246个优质茶产品参展。

  为了扩大渝茶在茶博会上的知名度,我市主推了重庆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并全力推介了旗下“永川秀芽”“南川大树茶”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重庆还向组委会争取到了6场品牌推介活动,永川、巴南、南川、万州、江津、武隆6个区县先后用精彩活动展示了各自的优质茶产品。

  看现场

  主打渝茶受欢迎,小众品牌也走俏

  好山好水育好茶。重庆现有茶园面积85.76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6.52万亩,以2018年为例,茶叶总产量达到3.96万吨,茶产业总产值为28.43亿元。目前,重庆主打的绿茶、红茶产量稳步增长,以“重庆沱茶”为主的紧压茶正在逐步恢复往日荣光。

  那么,此次征战茶博会,渝茶成效如何?

  在“永川秀芽”的一个木制茶台上,一位灵秀的姑娘正在表演茶艺。待茶叶渐渐在杯中成针型竖起来了,她便将泡好的茶水端给前来观看表演的客人们。

  “你们这绿茶芽形紧圆纤秀,汤色黄绿明亮,入鼻清香优雅,入口唇齿鲜爽,有我们西湖龙井的颜值和品质!”一名杭州本地市民品尝“永川秀芽”后赞不绝口,买走了单价上1000元一斤的几包优质绿茶。

  一旁“南川大树茶”的表演同样受到青睐。一家来自广东潮州的企业对南川区生产的古树红茶很感兴趣,在观看了高山大树茶的视频资料并品尝了茶饮后,该企业与重庆市南川金山湖农业开发公司展开了深入洽谈,并当场签订了100万元的意向订单。

  大受欢迎的不止这些渝茶主打品牌。

  “这几天,来品我们藤茶的客人络绎不绝。”来自黔江区邻鄂镇松林村的茶农罗启合喜笑颜开。他拿着一把“塞上藤茶”向重庆日报记者展示:“藤茶跟普通茶叶形状不一样,白白细细的,像一团绒毛。喝起来先苦后甜,回味无穷。我只带来了30斤展示茶叶,尽管每斤卖价在1000元以上,却很受欢迎,我签了几笔可观的订单。”

  5月17日上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驻华大使安东·里尔前来参观时,被展台陈列的“塞上藤茶”所吸引。他连品两杯后向罗启合伸出了大拇指:“Your tea is very good. I wish you a prosperous business.”(你的茶叶非常好,我祝你生意兴隆。)

  黔江展台上的菊花茶同样吸引了安东·里尔:一朵直径达7厘米的金色黄菊花,在一个透明玻璃杯中舒展着花瓣,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茶农简义相赶紧端起一杯菊花茶请他品尝,并在收获大使的频频点赞后热情赠其一罐“金丝皇菊”。

  找差距

  渝茶从“叶”到“业”,还需强化品牌建设

  据了解,茶博会举行的5天时间里,参展的渝茶企业现场销售各类茶叶1020万元,签订意向性交易订单共计1.46亿元。然而,从茶博会上看效益,对比全国名茶的销售战果,渝茶的收获还是稍逊一筹。那么,与其他区域茶叶产业相比,渝茶从“茶叶”到“茶业”,究竟还存在哪些差距?

  “差距不小。目前,重庆茶产业面临两大发展瓶颈。一是总体规模小,产值低;二是经营体制落后,产业联动较差。”陈勇介绍,“我们率领160多家企业来参展,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大家见世面、找差距、求发展。”

  “品牌创新是关键!为此,我们也在不断探索着。”陈勇说,重庆有产茶区县30多个,却没有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仅有地理标志登记产品3个。从茶产量排名来看,渝茶位列全国第14位。

  他以绿茶为例。2010年2月,重庆正式发布主推“永川秀芽”区域公用品牌,渝茶有了具有地域符号特征的茶叶名片。目前,按照基地海拔高度相近、茶叶形状相似、加工技术相同等多种指标,已整合19个区县绿茶产品加入了“永川秀芽”。从本届茶博会上不难发现,与西湖龙井等知名绿茶相比,“永川秀芽”虽然深受国内外茶商普遍好评,但大众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普遍不高。

  而在市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副处长谢宇看来,像西湖龙井、云南普洱等早已名扬天下。“永川秀芽”等渝茶要想打赢品牌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品牌是根本,营销是关键。我们要带领茶企多多走出去,把国家级的茶文化活动多多引进来。”她认为,茶叶企业也要作三方面努力,一是响应号召转型升级,强力推进品牌建设、茶文化建设;二是做实做强品牌营销,拓宽对外宣传途径、推广途径;三是抱团形成合力,推动产业集群联动,全面提升运营能力。

  作为重庆茶产业首席专家,重庆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徐泽也认为,渝茶抢占市场的潜力很大。“重庆每年消费茶叶25亿元,其中本地茶叶消费5亿元,仅占五分之一的份额。”她说,重庆茶产业规模虽不大,但也不能盲目扩大面积,而要做好提质增效工作。同时,重庆还要变原料输出为品牌输出,为每个300亩至500亩的茶叶基地配备一家茶叶加工企业。

  徐泽建议,重庆还可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渝茶走向世界,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汤艳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