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铜梁|两江新区
丰都|垫江|武隆|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城口|荣昌|开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坝|九龙坡|万盛
重庆市两年将新增38所老年学校
原标题:老年大学报名火爆 我市两年将新增38所老年学校
日前,重庆市老年大学启动了今年下半年的招生工作,首次启用网上报名。由于报名情况火爆,两小时后,市老年大学就紧急关闭了网上报名通道,启动预案改为现场报名。为争取学习机会,有的老人当天一大早就前往老年大学排队报名,但仍有部分老人没报上名。
重庆日报记者走访部分老人、市老年大学以及相关部门,了解老年大学“入学难”的破解之道。
网上报名点击量每秒超8000人次
2018年6月11日至18日,是重庆市老年大学2018-2019学年度在读序列老学员报名续费时间;6月19日至21日,为新学员报名时间,招生约5000人次。老人们告诉重庆日报记者,新学员报名最为火爆。
重庆市老年大学主持工作的专职副校长周炜表示,从数年前开始,市老年大学的学位就十分紧张。今年,为避免老同志排长队的情况发生,市老年大学探索启动了网上报名机制。
但网上报名通道仅开通两小时就不得不关闭。周炜表示,网上报名开通后,报名点击量一度每秒超过8000人次,校方担心网络堵塞造成更多老同志不能正常报名,不得不提前关闭网上报名通道,改为7月3日上午在学校现场报名。
今年62岁的李玲(化名)老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现场报名当天,她早上6点到市老年大学,由于名额有限,且排队人数较多,所以没有报上梦寐以求的古典诗词曲班。李玲离开老年大学时已是上午10点,走廊里依然有很多人。
市老年大学学员超1.3万人次
市老年大学的学位为何如此紧俏?重庆日报记者在报名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老人,他们说,市老年大学地理位置方便、教学设施完善、教师认真负责,是老人学习的第一选择。
家住沙坪坝的钱兰是市老年大学的忠实学员,曾在市老年大学学习京剧十余年。钱兰说,市老年大学办得很好,教学质量高,在老人中拥有极好的口碑。
据了解,市老年大学创办于1986年,属公益一类参公事业单位,是重庆唯一一所市级老年大学。2016年,市老年大学迁入位于渝北区星辰路,教学场地由原来的2000多平方米扩大至1.9万平方米,设有钢琴、舞蹈、书法等43间专业教室。
目前,市老年大学共有13个教学系、58个专业、257个教学班;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班,有4种学制,分别是半年、一年、两年和三年,学员根据学制参加学习、按期毕业。127名教师中,本科学历以上的超过64%,且均为兼职。
学校教育设施完备,师资专业,加上每人每学期学费仅在200元至400元之间,因此吸引了大量老人前来求学,学位供不应求。“依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场地规模,市老年大学的学员容纳人数在1万人左右。”周炜说,近年来市老年大学报名持续火爆,目前学校注册学员已超过1.3万人次,平均一位系主任就要管理20多个班。
市老年大学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对招生对象提出了一些限制条件,要求报名学员年龄在50岁至80岁之间,舞蹈等专业要求学员年龄在50岁至70岁之间。
市老年大学还依托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学网和“红岩网”等,免费公开学习课件,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
两年新增老年学习点2500个以上
如何破解市老年大学“一位难求”困局,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推动老年教育发展,场地和师资是关键。其中,场地可依托城市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得以解决,但如何吸引人才积极投身老年教育事业则是一大难点。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老年大学授课老师每堂课的收入在200元至400元之间。一位在市老年大学兼职授课的高校音乐教师表示,她每周到市老年大学授课一次,每次课程时长半天,每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这位教师说,老同志们学习热情高,有的还懂行,讲错一点或是有啥没讲清楚的,台下立刻有人举手提问,老师压力不小。
这位教师建议,可以为在老年大学任教的教师提供职称晋升渠道,提高课时费,增强教师对老年教育的积极性,鼓励更多年轻教师积极投身老年教育事业。
重庆日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700万。市政府办公厅于今年1月出台了关于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市老年大学稳定在46所左右,老年学校新增38所以上,达到406所以上,老年学习点新增2500个以上,达到3300个以上。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